标签:
文化 |
分类: 历史与文化 |
阁瓷博物馆位于顺德大良万科新城湾畔。馆长霍锦湛,顺德收藏家,收藏现代工艺品。阁瓷博物馆收藏及展品,主要是当代工艺大师创作的并在景德镇窑炉完成烧造的精美作品。
霍锦湛先生,有着30多年收藏生涯,为顺德籍著名收藏家,曾被评为“中国民间十大收藏家”,他同时担任顺德文博协会会长,广东省文史馆工艺美艺研究员,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据悉,阁瓷博物馆原为国香艺博馆,成立于2016年,为了响应佛山市“博物馆之城”的建设,阁瓷博物馆按照政府要求逐步完善规范,并在2020年正式成为顺德第三家政府登记在册的“非国有博物馆”。此次展览分三单元,“巧手制器”有丰富多样的陶瓷造型和装饰形式,“五彩缤纷”则以展示陶瓷的装饰手法为主,更有“百花齐放”景德陶瓷界泰斗级人物的名作。
图1、位于万科新城湾畔的阁瓷博物馆。
图2、
图3、阁瓷博物馆序厅。
图4、阁瓷博物馆内,展览分上下两层。
图5、《前言》。
图6、《瓷板也称瓷板画》:瓷板画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瓷板画清末起源于景德镇,是在中国的传统画法、陶瓷彩绘和西方照相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图7、《制瓷七十二道工序•瓷板》。
图8、惜春作画瓷板。
图9、粉彩仕女幽篁林里好读书瓷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容华作品。
图10、粉彩孔雀图瓷板,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洪程作品。
图11、春色满园瓷板。
图12、李仙图瓷板。
图13、迎客松瓷板。
图14、粉彩虢国夫人游春图瓷板画,江西省工艺美术师邹丽华作品。
图15、佛光普照紫气东来瓷板画。
图16、青花花鸟瓷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陆涛作品。
图17、青花花鸟瓷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陆涛作品。
图18、粉彩花鸟瓷板。
图19、粉彩客路青山外瓷板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勇作品。
图20、《巧手制器》。
图21、《巧手制器》说明。
图22、色釉山村瓷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乐耕作品。
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加绘纹饰的一种瓷器装饰手法。青花瓷起源于唐代,釉里红瓷起源于元代,两者组合为青花釉里红瓷是元代。
釉里红是我国的传统釉下彩装饰之一。
把青花与釉里红组合在一件瓷器上,成为一个新的艺术精品,这是元代景德镇陶瓷艺人的一项创造性成就。
图23、青花釉里红国色天香瓷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作品。
青花五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的彩绘品种。明成化年间景德镇创烧,嘉靖、万历时期流行。
图24、青花五彩玉梅春梅瓶,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陆涛作品。
图25、青花春意图瓷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卖九作品。
粉彩:是中国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一种瓷器低温釉上彩。始见于康熙时期,繁盛于雍正时期、乾隆前中期达到鼎盛。
图26、粉彩静坐思六朝瓷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饶晓晴作品。
图27、粉彩翻飞舞蝶瓷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锦华作品。
图28、粉彩双姝图瓷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作品。
图29、粉彩蕉荫下瓷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苏明作品。
图30、青花五彩珍翎春歌梅瓶,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陆涛作品。
图31、左:粉彩牡丹富贵瓷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亚凤作品。
中:釉里红石榴型茶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宁勤征作品。
右:粉彩冬趣图瓷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平作品。
图32、
图33、
图34、《镶器》:景德镇俗语‘’十圆不如一方‘’,说明镶器成型困难,制作难度大。镶器多为四方形、三角形、不等边异形、平面直角等形状,成型方式为坯料经过釉料、泥浆镶接而成。
镶器产品多为陈设艺术瓷,是以泥块镶合成方型、棱型、扁型等有棱有角的异形器物。
图35、粉彩春秀江南方瓶,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汪平孙作品。
图36、粉彩江枫如染如意瓶,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汪平孙作品。
图37、粉彩江枫夕然方瓶,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汪平孙作品。
图38、粉彩云帆远黛方瓶,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汪沁作品。
图39、粉彩春江晓渡如意瓶,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汪沁作品。
拍于2021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