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历史与文化 |
《圣旨文化展》主办单位顺德区博物馆、徐州圣旨博物馆
圣旨,是指中国古代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
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 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
圣旨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作为历代帝王下达的文书命令及封赠有功官员或赐给爵位名号颁发的诰命或敕命,圣旨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员官衔越高。

图1、

图2、

图3、《前言》

图4、

图5、

图6、诰命圣旨,明崇祯元年。一品鹤锦面。

图7、敕命圣旨,明天顺二年。

图8、同上,敕命《圣旨译文》。

图9、敕命圣旨,明万历三十九年。

图10、敕命圣旨,明嘉靖十五年。

图11、敕命圣旨,明崇祯三年年。

图12、

图13、《明朝皇帝世系表》

图14、木雕牌位,其上刻‘’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明代。

图15、同上

图16、圣旨匾,木质,清光绪十七年。

图17、

图18、《清朝皇帝世系表》
↓清朝皇帝像

图19、清世祖顺治皇帝

图20、清圣祖康熙皇帝

图21、清世宗雍正皇帝

图22、清高宗乾隆皇帝

图23、《封赠职级与称谓》

图24、

图25、‘’诰命‘’圣旨箱,木质,清代。

图26、‘’诰命‘’圣旨箱,背面。

图27、‘’诰命‘’圣旨箱,两侧面。

图28、‘’奉天诰命‘’圣旨箱,木质,清代。

图29、‘’奉天诰命‘’圣旨箱,背面。

图30、‘’奉天诰命‘’圣旨箱,两侧面。

图31、凤冠,鎏金点翠,清代。

图32、凤冠,两侧面和背面。

图33、诰命圣旨,清雍正十三年。

图34、诰命圣旨,清顺治十四年。

图35、敕命圣旨,清康熙五十二年。

图36、诰命圣旨,清嘉庆十四年。丝质。

图37、同上,诰命《圣旨译文》。

图38、诰命圣旨,清乾隆四十二年。丝质。

图39、诰命圣旨,清光绪三十一年。

图40、敕命圣旨,清道光二十五年。

图41、诰命圣旨,清同治九年。丝织龙边。

图42、敕命圣旨,清嘉庆十四年。

图43、敕命圣旨,清宣统元年。

图44、三寸金莲弓鞋,丝质,清代。

图45、懿旨,清光绪二十七年。

图46、上:教旨,清道光二十二年。下:日本从军纪章证,(日本)明治三十九年(公元1906年)。

图47、清代钱币:顺治通宝、康熙通宝、乾隆通宝、道光通宝、咸丰通宝、同治通宝、光绪通宝、

图48、越南敕命圣旨,(越南)启定九年(公元1924年)。

图49、

图50、蟒袍,丝质,清代。

图51、蟒袍,丝质,清代。

图52、厚底皂靴,丝质,清代。

图53、念珠,红珊瑚十八子,清代。

图54、朝珠,碧玺,清代。

图55、朝珠,白珍珠,清代。

图56、暖帽,清代。

图57、皂服,丝质,清代。

图58、凉帽,清代。

图59、官补,文官官补。

图60、官补,武官官补。
补服,又称补褂,外褂,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用以区别官职差别,是从我国的明朝开始出现,并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时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补子用飞禽代表文官,如一品文官用仙鹤补;用猛兽代表武官,如一品武官用麒麟补。
拍于2021年2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