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2020-11-03 14:02:14)
标签:

旅游

分类: 游记

中澳友谊花园位于湛江市湛江海湾大桥西岸,将海湾大桥和桥东公园连为一体,成为湛江城市的中心景观。

中澳友谊花园的于2007年9月26日落成开放,这既是百姓城市建设的一件喜事,更是广东省湛江市与澳大利亚的凯恩斯两市人民友谊象征的见证。她是用绿色谱写两市友谊情结,是两市人民世代友好的具体体现。中澳友谊花园与湛江海湾大桥和桥东公园连为一体,成为湛江城市的中心景观,将极大地提升湛江城市品位。体现中国和澳大利亚园林文化特色,成为两市人民友好交往的标志,以及中国游客了解澳大利亚景观、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1、中澳友谊花园。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2、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3、花园里植物花卉很多。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4、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5、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6、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步道上,神情气爽!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7、具有澳大利亚标志的袋鼠,蹦跳在树林里。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8、中澳花园里只有零星的建筑物,看着还有些森林小屋的特色。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9、走在海湾大桥下。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10、海湾大桥延伸向海里的桥墩。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11、海湾大桥的影子,将海岸与大海融为一体。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12、海湾大桥的海岸边椰树与礁石。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13、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14、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15、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16、海滩与礁石。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17、椰树的倒影,也整齐的排着队。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18、椰树倒影。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19、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20、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21、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22、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23、霸王棕。

霸王棕(学名:Bismarckia nobilis Hildebr. & H.Wendl.)别称:俾斯麦棕。是棕榈科,霸王棕属,霸王棕植物中的珍稀种类。霸王棕植物高大,在原产地可高达80米。茎干光滑,结实,灰绿色。叶片巨大,长有3米左右,扇形,多裂,蓝灰色。原产于马达加斯加西部稀树草原地区。中国在华南地区栽培。霸王棕高大壮观,生长迅速,喜阳光充足、温暖气候与排水良好的生长环境。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24、霸王棕。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25、霸王棕身上像是长着很多大大的葵扇。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26、霸王棕。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27、砂糖椰子树。

因砂糖椰子树型高大,羽毛状树叶组成的辐射状树冠,树干环状覆盖着老纤维黑色叶鞘,果实累累,有别于其它棕榈植物,颇受游人喜爱。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28、砂糖椰子(学名:Arenga pinnata (Wurmb.) Merr.)别名:莎木、桄榔、糖树。是棕榈科,砂糖椰子种常绿乔木植物,株高可达10米。叶簇生于茎顶,羽片全裂,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上面绿色,背面苍白色;叶鞘具黑色强壮的网状纤维和针刺状纤维。花序腋生,花序梗粗壮,下弯,分枝多,佛焰苞多个,螺旋状排列于花序梗上;雄花大,果实近球形,具三棱,顶端凹陷,灰褐色。种子,黑色,卵状三棱形,6月开花,果实约在开花后2-3年时间成熟。

原产于马来西亚、印度等国。中国云南、广东、海南、福建等地有栽培。

砂糖椰子花序的汁液可制糖、酿酒;树干髓心含淀粉,可供食用;幼嫩的种子胚乳可用糖煮成蜜饯,幼嫩的茎尖可作蔬菜食用;叶鞘纤维强韧耐湿耐腐,可制绳缆。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29、砂糖椰子树翠绿、嫩小的果实。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30、砂糖椰子树果实。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31、砂糖椰子树果实。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32、砂糖椰子树,垂挂着的果实。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33、砂糖椰子树果实。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34、砂糖椰子果实。(此图来源于网络)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35、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36、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37、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38、旅人蕉。

旅人蕉(学名:Ravenala madagascariensis Sonn.)别称:旅人木、扁芭槿、扇芭蕉、水木、孔雀树。旅人蕉科,旅人蕉属,旅人蕉种植物。树干像棕榈,高5-6米。叶2行排列于茎顶,像一把大折扇,叶片长圆形,似蕉叶。花序腋生,佛焰苞内有花5-12朵,排成蝎尾状聚伞花序;萼片披针形,革质;花瓣与萼片相似。蒴果开裂为3瓣;种子肾形。

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中国广东、台湾有少量栽培,为园庭绿化树种。闻旅行马达加斯加的人,倘于口渴时,可用小刀戳穿其叶柄基部而得水,故有此名。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39、旅人蕉传说:据说很久以前,在非洲内陆有一只骆驼商队,在干旱炎热的沙漠中行走了几天几夜,迷失了方向,干粮吃完了,水也喝尽了,正当他们奄奄一息、坐以待毙的时候,突然发现了沙漠中的旅人蕉。他们想折些叶片喂骆驼,谁想到在叶片折断处流出大量的清水,于是他们得救了。庆幸之余,就此以为这种植物足旅行者的救护神故称之为“旅人蕉”,亦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水树”。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40、旅人蕉。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41、旅人蕉的花,像针刺。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42、旅人蕉。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43、旅人蕉的老家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马达加斯加人将其作为自己的“国树”。

湛江中澳友谊花园

图44、SGCI图标。(此图来源于网络)

旅人蕉是“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otanic Gardens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BGCI)”的图标,该联盟的办事处就设在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内,可见其重要性。

拍于2020年10月2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