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游记 |
辛亥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省属)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位于武汉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建筑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原系清朝政府修建的湖北谘议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统2年)建成。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以收藏辛亥革命时期及辛亥革命人物相关的文物见长的专题性博物馆,已收藏文物数千件,有“辛亥名人字画”、“共和纪念瓷器”、“近代名人家谱”等 。2008年10月17日,正式开始向观众免费开放。
蛇山南麓的绿树丛中掩映着一组红墙红瓦的“山”字形建筑,那就是100年前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权湖北军政府的遗址——鄂军都督府。武汉人称之为“红楼”。
蛇山之巅的黄鹤楼,以及山下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原鄂军都督府旧址的红楼。
咨议局界碑。
湖北咨议局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成立,翌年以阅马厂绿营旧址辟建局所。1911年10月武昌首义成功,次日义军聚咨议局,宣告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2007年,首义广场改建施工,出土咨议局界碑,遂于原址竖立保护。
咨议局界碑。
首义广场中央上竖立着民国二十年(1931年)铸造的孙中山先生的铜像。
孙中山先生的铜像。
首义广场上的辛亥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原鄂军都督府旧址。
绿树、草坪映衬着辛亥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原鄂军都督府旧址的红楼。
辛亥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原鄂军都督府旧址。
辛亥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原鄂军都督府旧址。
辛亥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原鄂军都督府旧址。
辛亥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原鄂军都督府旧址。
孙中山先生铜像与辛亥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原鄂军都督府旧址。
辛亥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大门。
辛亥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原鄂军都督府旧址主楼。楼上镶刻着‘’鄂军都督府‘’几个大字。
“红楼”原为晚清湖北咨议局,不过议员们在这里办公不到一年时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随即在红楼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一举变为革命党人的反清司令部。在主楼会议厅里,可以看到复原的军政府发布的第一份公告,向天下昭告革命主张,号召推翻清政府,落款是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
主楼经重新布展,还原了当年湖北军政府里的各种机构,如军令部、军务部、外交部、教育部等。鄂军都督府虽然是一个地区性的革命政府,但在1911年11月20日被各省革命代表共认为代行中央政务的机关。
1911年武昌起义时湖北军政府会议厅复原场景。
1911年武昌起义时湖北军政府会议厅复原场景。
1911年武昌起义时湖北军政府外交部复原场景。
1911年武昌起义时湖北军政府外交部复原场景。
1911年武昌起义时湖北军政府民政部复原场景。
鄂军都督府内部结构。
1911年武昌起义时湖北军政府小会议室复原场景。
1911年武昌起义时湖北军政府其中一个部门的办公室复原场景。
鄂军都督府走廊。
鄂军都督府走廊。
鄂军都督府主楼建筑。
鄂军都督府主楼建筑。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陈列。
纪念馆陈列:油画。
纪念馆陈列:张之洞画像。
纪念馆陈列:武昌起义复原场景。
纪念馆陈列:辛亥革命后女士的各种服饰照片。
纪念馆陈列:文物。
纪念馆陈列:文物。
纪念馆陈列:文物。
纪念馆陈列:文物。
纪念馆陈列:文物。
纪念馆陈列:文物。
鄂军都督府门廊。
首义广场上的黄兴拜将台旧址。
黄兴拜将台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中轴线南端。1911年11月3日,湖北军政府在此用木料搭台举行拜将仪式,黎元洪向黄兴授战时总司令印、旗和剑。1928年在旧址上修八角形木亭,1948年亭毁建碑,1955年改建。碑占地21平方米。四方形,紫红色水磨石,高2.5米,顶呈锥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兴拜将台旧址。
黄兴拜将台旧址。
黄兴拜将台旧址。
辛亥革命博物馆(市属)外景。
辛亥革命博物馆(市属)隔着首义广场与辛亥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省属)遥遥相对。
辛亥革命博物馆(市属)外景。
首义广场景观。
首义广场景观。
烈士祠。
烈士祠,原名表烈祠。是当年中国人民祭奠抗日英烈最高规格祠堂。2011年,表烈祠经过武汉市文物部门依照原样重新修复,更名为烈士祠,并把武汉抗战和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烈士牌位一并移到里面,专门安排了武汉抗战展厅,重新规划布展,已经成为国家级的武汉抗战烈士祠。
拍于2017年5月29日
(有关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