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游记 |
赤牛坬(当地人叫洼)民俗文化村位于佳县县城南40公里的赤牛坬村,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历经200余年。该村四面环山,枣林层叠,气韵生动;村院布局错落有致,古朴厚重,谐和恬静。
赤牛坬村现在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度假、游览观光、体验互动、娱乐购物、教育子女、开会培训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村。
走进赤牛坬民俗文化村。
赤牛坬民俗文化村《旅游景点导视图》。
演示:传统方式在河里打水。
演示:传统方式在河里打水。
演示:传统方式在河里打水。
演示:传统方式在河里打水。
水塘对面是文化村的表演平台。
文化村组织村民每天给游客表演,村民自编自演的抬花轿、搬水船、掐草帽、货郎等传统秧歌剧及跌坛、祈雨、打夯、打梿枷、拉碾盘等几近失传的原生态节目,深受游客喜爱。
表演平台上正在表演:拉犁耕种。
羊拉轿车。
火红的辣椒、土豆、南瓜等堆满了场院。
火红的辣椒、土豆、南瓜。
赤牛坬民俗文化村。
收获的包谷挂起来。
一派丰收景象。
秋天收获的包谷、辣椒挂起来。
赤牛坬博物馆,囊括了陕北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的诸多方面,共有展厅展室68个,展区面积3000余平方米,展品5万余件。仓储式的博物形制和独具特色的布展手法让红枣名村 旅游新村 美丽乡村人目不暇接,印象深刻。灯博馆、鞋博馆、酒瓶馆、三十六行馆以及出自农民之手拙朴而精巧的泥雕、草雕,洋洋大观,令人惊叹。
‘’鼓乐班‘’雕塑群。
赤牛坬博物馆,展示的农具。
赤牛坬民俗文化村一角。
站在山上观看表演平台上的表演。
表演的平台,依山分了高低几个舞台,上演着不同的农作场景。
表演的平台,依山分了高低几个舞台,上演着不同的农作场景。
赤牛坬村。
村里的老人,每日到这里见见面、唠唠嗑。
拍于2017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