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游记 |
米脂古城即米脂窑洞古城,主要以东大街、北大街为主骨架,其它巷道呈不规则网状分布于大街两侧,形制保存基本完好。其中东大街由十字口至东门长约480米,两侧店铺林立,是风貌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街;北大街由十字口至北门长约340米,两侧建筑多以住宅为主。全城设有东、南、北3座城门,现仅存北门。
柔远门即北门,位于北大街北端,南距十字街约340米,为米脂古城北门,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修筑,是至今仅存的城门。城门用錾刻直条纹块石包砌,内用黄土夯筑,南北为拱券通道,以三券三拱高低不同的拱券洞连接而成,中拱东西墙面上各有直径约为18厘米的穿孔,是为关刹城门之用,北拱门额上石匾镌刻“柔远”二字。城门顶原建二层歇山楼阁,毁于20世纪40年代,后建硬山式城楼,2001年坍塌。
柔远门。
柔远门城门洞。
北拱门额上石匾镌刻“柔远”二字。
耶稣堂旧址,1920—1937年,该院设基督堂,米脂人俗称的‘’洋堂院‘’即此。现大门门额题的‘’基督堂‘’仍清晰可见。
瑞蔼门阑院。该院为圁川望族米脂杜氏杜若坤家族祖居地,约于乾隆年间,由太学生杜成梁所建,距今280年左右的历史,为二进式窖洞四合院布局。
陕北窑洞四合院精品院落——高士林故居,该院为米脂西高氏十一世祖高士林创修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为独具陕北特色的五明暗二六厢窑二进式四合院布局。由正窑、厢房、南窑、大门、书院等组成一个封闭的院落。占地面积1408平方米。
高士林故居。
米脂摄影第一人——高照旺旧居,该院由高士林胞兄高士彦创修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民国初期传至米脂摄影第一人高照旺。 1923年高照旺自营照相业,现存的米脂老城全景、北门、八仙洞等照片,均出自高照旺之手。1930年,米脂东沟发大水,从翔凤桥桥洞浪涌穿过,旧城新城百姓纷纷站在桥上看“山水”,高照旺用胶片留下了这一场景,成为一绝。
举人高照鑫院。该院为四合院布局。高照鑫为光绪八年壬午科举人。
古城民居。
进士高增爵院。该院为二进四合院布局。由正窑、厢房、南窑、大门组成一个封闭的院落。由光绪十八年进士高增爵创修。高增爵著有《北山草堂诗稿》。该院土改后由政府占用。后划拨邮政局办公。
进士高增爵院。
进士高增爵院门枕石。
进士高增爵院门枕石。
进士高增爵院门及门枕石。
理民局,同治十三年(1874年),知县于承谟创立理民局,由绅士承办。该院原为理民局驻地,民国25年(1936年),撤销理民局后,曾为国民党政公所驻地。解放后,曾为银城市政府驻地;后又曾为米脂县百货公司驻地。
理民局。
古城民居。
门额‘’光裕堂‘’。
古城大院。
李自成行宫,座落于古城一条街最北端柔远门外盘龙山南麓,占地面积1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它始建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主要由乐楼、梅花亭、捧圣楼、二天门、玉皇阁、启祥殿(正殿)、兆庆宫(寝殿)等七处主体建筑组成。整个建筑群依山造势分台而筑,层层迭迭,栉比鳞次。远处眺望,犹如巨龙腾飞,雄伟壮观。是我国西北地区保存较完整的一组明清古建筑群,也是我国现存的有关大顺帝李自成的最重要的文物历史遗迹,具有较高的文化、文物、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自成行宫。
李自成行宫。因多年前参观过,所以这次就没进去,只拍了几张外景。
‘’盘龙山‘’牌坊。
‘’盘龙山‘’牌坊。
县城街道鼓乐班。
县城街道鼓乐班。
拍于2017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