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儿童节特辑|古诗里的童趣

(2020-06-01 17:37:32)
标签:

文化

分类: 转载

转载于:《昭陵博物馆》

当古代诗人遇上萌娃,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爱!今天,我们也和孩子们一起寻找古诗里的童趣。

【转载】儿童节特辑|古诗里的童趣

回乡偶书

唐 ·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人重返阔别已久的家园,故乡的儿童们不认识他,就笑着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欢乐的笑声冲淡了回乡的悲凉感慨,呈现出一派祥和喜悦的气氛。这些儿童稚气活泼,彬彬有礼,十分可爱。

【转载】儿童节特辑|古诗里的童趣

与小女

唐 · 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诗人的小女儿萌萌哒!她刚能听懂大人的讲话,就咿咿呀呀的学。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去睡觉,因为衣裳上少绣了朵金线花,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肯停歇。小女孩学说话时的聪明伶俐、贪玩、爱漂亮、娇声娇气跃然纸上,诗人爱女之情也流于笔端。

【转载】儿童节特辑|古诗里的童趣

池上

唐 ·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拍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人物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随着那划开的一道浮萍,栩栩如生。

【转载】儿童节特辑|古诗里的童趣

溪居即事

唐 ·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渔村溪边的趣事。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垂钓的小孩,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跑向家中,想打开柴门待客,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诗中的小童活泼有趣,粗心大意之余,更显得淳朴可爱。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动作,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转载】儿童节特辑|古诗里的童趣

小儿垂钓

唐 ·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个“蓬头”的稚子一反平日里的好动顽皮,老老实实地“侧坐”着钓鱼,像模像样。当路人借问时,赶紧摇着手叫停,生怕把鱼惊跑了。虽是“学垂纶”,但非常认真,给他点赞!

【转载】儿童节特辑|古诗里的童趣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宋 · 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里描写的是夏天农村紧张劳动时的情景。“村庄儿女”是指成年农民,“童孙”是儿童。小小的孩子虽还不会耕田织布,但看到大人除草搓麻线,便也在桑枝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瓜来,这样纯朴勤劳的孩子,自认招人喜欢!

【转载】儿童节特辑|古诗里的童趣

宿新市徐公店

宋 ·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春末夏初一片金黄的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读者可以想见,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意犹未尽。

【转载】儿童节特辑|古诗里的童趣

稚子弄冰

宋 ·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全诗摄取瞬间的快景,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描写了稚子的情趣。天寒地冻,孩子们却玩起了冰,并乐此不疲,自得其乐。虽然后来冰碎了一地,诗人被一阵稀里哗啦的声音惊扰了,但是却毫不责怪。调皮的熊孩子们,还是非常招人喜爱的!

谢谢作者!

祝老玩童、小儿童们节日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