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2020-04-24 15:05:48)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游记

海战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有《鸦片战争海战》陈列和《虎门海战》半景画。《鸦片战争海战陈列》形象地表现了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军事力量的对比及中国军队英勇抗击从海中入侵的英国侵略者史实,热情歌颂了中国军民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崇高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鸦片战争爆发:中国采取严禁烟片措施后的四个月,英国内阁决定出兵侵华。1840年6月,一支拥有武装和运输舰船48艘,载炮540门,陆军4000千人的英国‘’东方远征军‘’,相继到达广东沿海,封锁珠江口,标志着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鸦片战争油画。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19世纪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制服,以及19世纪英国皇家海军指挥剑等。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左:19世纪英国皇家海军制服腰带。

右:19世纪英国皇家海军服装纽扣。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19世纪英国皇家海军指挥官双角帽和臂章。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上:19世纪英国军用木皮包。

下:19世纪铜胎掐丝珐琅办公用具。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按展台文物编号:(2)、19世纪英国皇家海军司令象牙钢封印章。(3)、19世纪英国皇家海军舰队木把钢封印章。(4)、19世纪英国皇家海军黄铜挂锁。(6)、19世纪玻璃沙漏计时器。(7)、19世纪铜点火器。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上:19世纪银镂刻花卉纹壳玻璃胆鸡尾酒调酒器。

下: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头像白瓷樱桃牙膏盒。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左:19世纪刻花玻璃黄铜油灯。

右:19世纪铜底座酸果蔓红刻花玻璃煤油灯。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按展台文物编号:(1)、19世纪船用信号铜炮(一对)。(8)、19世纪英国军用航海灯。(9)、19世纪英国船用三角铜桅灯。(11)、19世纪铜底座印花玻璃煤油灯(上一对)。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按展厅文物编号:(2)、19世纪英国F.F.HILLE牌铁剃刀。(3)、19世纪英国折叠餐具。(4)、19世纪英国铜旅行酒具套装。(5)、19世纪英国皇家海军玻璃马克杯。(6)、19世纪英国船用铜钟。(10)、19世纪英国皇家海军军务官惩罚犯人木棍。(12)、19世纪木蓖铁桶。(上黑)(13)、20世纪英国皇家海军船用木水桶。(带徽章)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上:19世纪船用紫铜大锅。

下:19世纪英国皇家海军钢制防火保险盒。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嘉庆十三年(1808年)《澳门图说》(复制件)。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清代邓廷桢七言对联。上联是“种梅欲问诗多少”,下联是“爱菊何妨酒有无”。题“莲仙三兄大人察书”,款署“刚木弟邓廷桢”,钤“维周”白文印,“嶰筠”朱文印。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19世纪参加鸦片战争英军第26团卡梅伦兵团、第18团皇家爱尔兰兵团、第49团皇家伯克郡团铜军帽帽徽。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清代竹藤编清兵帽。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节兵义坟‘’墓碑,上款:‘’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吉旦‘’,下款:‘’ 节兵共七十五位合墓‘’。

节兵义坟位于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百草山山麓,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为鸦片战争时期沙角之战中牺牲的75为外地籍清军勇士合葬墓。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沙角之战形势示意图》。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英国海军望远镜。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19世纪英国皇家炮兵官员制服、炮兵皮靴、炮兵皮腰带等。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19世纪英国皇家炮兵皮佩囊。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虎门之战形势示意图》。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鸦片战争‘’复原场景。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上:‘’义勇之塚‘’墓碑,碑上刻:‘’光绪十一年乙酉花月迁葬‘’。

下:鸦片战争时期虎门之战牺牲清军官兵骨灰陶罐。

义勇之冢,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是鸦片战争时期虎门保卫战中牺牲的清朝官兵合葬冢。现在的冢是于1974年从横档岛迁至虎门镇镇口社区牛背脊山山腰。1841年2月26日,英国侵略者大举进攻虎门第二道防线上横档岛炮台。守台将士奋力还击,结果大部分以身殉国。留下的10余名勇士虽身负重伤,仍宁死不屈,愤然集体投井,壮烈牺牲,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战后,虎门军民从井中打捞起无名勇士的遗体与其他阵亡士兵一起就地安葬。1885年,虎门军民将这些忠勇之士的骸骨迁至横档岛山边筑坟安葬,题为“义勇之冢”,墓碑高130厘米,宽47厘米,花岗石石料,上款刻 “光绪十一年乙酉花月迁葬”。义勇之冢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鸦片战争史及中国近代革命史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英军和清军火炮。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英军火炮:材质多灰口铁,采用砂型铸造和实心钻膛技术,火炮内堂光滑,坚固、安全;火炮多发射新式的爆炸弹和燃烧弹;有效射程1500米,最大射程4500米,射击精准度高;且舰上火炮在双轮炮架,四轮滑车的配合下,机动性强。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清军火炮:材质多白口铁,采用泥模铸造技术,火炮表面粗糙,内堂不光滑,极易炸裂;火炮发射偏小的球行实心铁弹,命中率低,有效射程仅千米;火炮大且笨重,炮架采用粗劣的木料制成,只能调整高低夹角,机动性差。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展品。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英军火药瓶。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左:19世纪英军紫铜火药桶。右:19世纪英军牛角镶黄铜火药瓶。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英军火药加药勺。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英军火药桶。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19世纪英军开花铁炮弹、12磅实心铜炮弹、实心铁炮弹等。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英军木火药桶。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清军炮台火药缸。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清军牛角镶铜火药瓶(悬挂)。

中:清代牛角火药瓶。

下左:清代木柄牛角军号。下右:清代军用螺号。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清代黑漆描金喜鹊梅纹木火药瓶(悬挂),以及清代牛角火药瓶。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清军铁炮弹、清军葡萄弹。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清代锈龙旗。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清水师提督护身铠甲、水师提督大刀、水师提督靴子。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关公天培祠‘’石匾额,上款:民国十九年,落款:陈庆云。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卫佐邦战袍。19世纪文物,整套战袍共9件,由铜盔、铠甲、左右两掩膊、前后两口肩、两块胸铠和腿裙组成。其中铜盔连顶通高57厘米,腿裙长102厘米,胸铠上的护心镜直径为13.8厘米。

卫佐邦(1808—1877)字楫臣,东莞城区墩头街人,行伍出身。随名将关天培出洋防剿,屡建功绩。后得粤督林则徐器重,奏请千总,并不断以战功荣升,历任千总、守备、都司、总兵、提督等职。

虎门——海战博物馆(三)

卫佐邦的铜头盔。

拍于2019年12月1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