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 |
分类: 游记 |
国恩寺,位于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六祖镇竹围龙山。
国恩寺,原名:报恩寺,又名:龙山寺。唐弘道元年(683年)六祖惠能于此创建,唐先天二年(713年),六祖惠能在此圆寂。经历代修建,现寺由:山门、牌坊、珠亭、斋堂、金刚殿、大雄宝殿、六祖殿、方丈室、文殊普贤殿、大势至殿、禅房、地藏王殿、达摩殿、经堂、钟楼、报恩塔、挹翠庭、观音堂、功德堂、恩乡亭、浴身池、卓锡泉和镜池等建筑以及六祖父母墓、六祖手植千年荔枝树组成,面积近万平方米。是广东省的名刹之一。
国恩寺——卓锡泉。该泉位于国恩寺之后山顶部。相传,六祖晚年从曹溪回到故居,时遇天旱,乡民与僧众用水困难,六祖以锡杖卓地而至泉水涌出,故名‘’卓锡泉‘’。此泉水甘甜清凉,无论天旱水涝,不管用水多少,此井水位依然,从不干涸,信徒们视其为圣泉。
国恩寺——卓锡泉。
国恩寺——‘’禅林‘’牌坊。
国恩寺——六祖手植香荔树。此荔枝树,又称‘’佛荔‘’。相传,是六祖惠能大师晚年亲手种植,已历经1300年。此树几经枯萎,数十年前,老树又发新枝,往后几乎每年开花结果,果实肉香核小。
国恩寺——六祖手植香荔树。
国恩寺——六祖手植香荔树前立了两通汉白玉石碑。
国恩寺——《佛荔颂》碑。
国恩寺——《六祖手植古荔》碑。
国恩寺——六祖手植香荔树与报恩塔。
国恩寺——屋脊上的陶塑瑞兽。
国恩寺——屋脊。
国恩寺——大悲阁。
国恩寺——圆通宝殿,又名‘’观音殿‘’。观世音菩萨因耳根圆通而开悟,故名‘’圆通‘’。圆通宝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几经崩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复建,九十年代中期,在原址上扩大重建。正殿中供奉千手观音菩萨,两边有形态各异的五百罗汉像。
国恩寺——圆通宝殿。
圆通宝殿,正殿中供奉千手观音菩萨。
国恩寺——报恩塔。报恩指报‘’父母、国土、众生、三宝‘’四重之恩。报恩塔始建于唐太极元年(712年),是六祖晚年命门人所建,其目的为埋藏舍利子。千年以来,塔体先后多次崩塌、修复、移建。现塔位于原塔之东南侧,高28.88米,七层,呈八角形,塔身有禅宗历代祖师石刻像,每层立有汉白玉佛像。
国恩寺——报恩塔。
国恩寺——报恩塔。
报恩塔身的浮雕,初祖摩诃——迦叶尊者。
报恩塔身的浮雕,二祖阿难——陀尊者。
报恩塔身的浮雕,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报恩塔身的浮雕,四祖优婆——毱(ju一声)多尊者。
国恩寺——报恩塔。
国恩寺——报恩塔所遗留的地石、伏石、石柱。
报恩塔始建于(712年),是六祖晚年命门人所建,其目的为埋藏舍利子。千年以来,塔体先后多次崩塌、修复、移建。
国恩寺——报恩塔所遗留的地石、伏石、石柱。
国恩寺——报恩塔所遗留的地石、伏石、石柱。
国恩寺——报恩塔所遗留的地石、伏石、石柱。
国恩寺——报恩塔所遗留的地石、伏石、石柱。
国恩寺——报恩塔所遗留的地石、伏石、石柱。
国恩寺——报恩塔所遗留的地石、伏石、石柱。
国恩寺——报恩塔所遗留的地石、伏石、石柱。
国恩寺——报恩塔所遗留的地石、伏石、石柱。
国恩寺——六祖纪念堂。
国恩寺——六祖纪念堂。
国恩寺——六祖纪念堂。
国恩寺——六祖纪念堂。
国恩寺——六祖纪念堂。
国恩寺——影。
国恩寺——影。
国恩寺——舍利出土遗迹,2006年12月28日,在此处挖建沉沙池时,偶尔发现一批珍贵文物,经广东省考古研究所专家鉴定,为隋唐时期文物,这批文物中包括:七粒舍利子、铜棺、水晶球、铜钱、稻谷等。
国恩寺——舍利出土遗迹。
国恩寺——一隅。
国恩寺——灯与报恩塔。
国恩寺——护法殿。
国恩寺——‘’禅宗圣域‘’牌坊。
拍于2019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