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文物鉴赏—《昭陵六骏碑》

(2019-12-31 11:18:23)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转载

转载于《昭陵博物馆》

【转载】文物鉴赏—《昭陵六骏碑》

【转载】文物鉴赏—《昭陵六骏碑》

该碑身高277厘米,下宽106厘米,额篆题《昭陵六骏》背身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为游师雄题记,正书25行,满行11字,记述刻石原由。下段为昭陵六骏线刻画及马赞、马名和立功事迹,刁玠书,蔡安时篆额,武功游宗道刊,醴泉知县吕由圣立石。碑阴右侧携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唐景武公李靖裔孙与唐献公薛收第十四代孙薛嗣昌题记。左侧携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刘仲游《题唐太宗昭陵》七绝一首。

【转载】文物鉴赏—《昭陵六骏碑》

游师雄

游师雄,字景叔,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人,张载弟子,治平元年乡居进士第一,为仪州司曹参军。其后二十余载,均在西北边帅幕府,以文武才略闻名。元祐七年权陕西转运副使,九年奉诏赴阙任卫尉少卿。《宋史》有传。赵崡《石墨携华》称游氏“表章古迹,自周秦以唐,无不题识,至今尚存焉。”毕沅《关中金石记》云:“余集陕西金石目录,见(游氏留遗墨迹几廿(nian)种。其才略风概,瑰伟卓犖(luo),宋时少其俦(chou)匹。采录之余,令人企慕久之。”

【转载】文物鉴赏—《昭陵六骏碑》

“昭陵六骏”,是六块浮雕骏马石屏,每块石屏长约200厘米,高约150厘米,厚约35厘米。六匹浮雕骏马的原型是唐太宗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骑过的六匹骏马,它们各有名号,各有一段参战立功的故事。贞观十年唐太宗安厝文德皇后于昭陵后,令大画家阎立本绘制图形,诏令石工凿于青石屏上,陈列于昭陵北司马院内,分为东西两列,马头皆朝南,即所谓“朕所乘戎马,济朕于难者,刊名携为真形,置于左右”。当初携刻六骏石屏时,在每屏石刻上方留有一块,于周边相平,上面刻有由唐太宗撰文,欧阳询书丹的马名及马赞。高宗时,又诏令殷仲容用八分隶属在每屏底座上书丹马名及赞语,携之入石。

【转载】文物鉴赏—《昭陵六骏碑》

【转载】文物鉴赏—《昭陵六骏碑》

【转载】文物鉴赏—《昭陵六骏碑》

【转载】文物鉴赏—《昭陵六骏碑》

【转载】文物鉴赏—《昭陵六骏碑》

【转载】文物鉴赏—《昭陵六骏碑》

宋元祐四年,游师雄在陕任运判奉仪,因六骏石屏立于昭陵北阙,往来观瞻不便,乃令醴泉县令吕由圣于县城唐太宗庙立《昭陵六骏碑》,把昭陵六骏按比例缩成线描画,刻于石碑上,又将每匹骏马的名字、毛色、所处位置、马赞以及立功简况照录刻于线刻画旁,游氏还亲自撰写了一篇短文,对其此举进行说明,游氏刊刻《昭陵六骏碑》时,昭陵六骏石屏上欧阳询所书的马名及赞语已经被毁,但高宗诏令殷仲容在石屏底座上书丹的马名及赞语还在。宋元以后,连殷仲容在六骏屏底座上书丹的马名及赞语也都因风雨剥蚀而模糊不清。

【转载】文物鉴赏—《昭陵六骏碑》

后来,《全唐文》等书及明、清、国民之际有关昭陵六骏的各种记载,无不以《昭陵六骏碑》为蓝本。要不是该碑保存完好,恐怕有关昭陵六骏的许多问题将会成为悬案。据《昭陵六骏碑》记载,游师雄除了刊刻线刻六骏图以外,还用泥塑的方式仿制了昭陵六骏。但这一组作品,未能流传下来。

故而,该碑为宋元以后历朝政府所重视,更被金石学家所青睐,早在1956年,此碑就列入了《陕西省名胜古迹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名单》。现在为国家一级文物。

昭陵六骏赞文

白蹄乌:纯黑色,四蹄俱白,平薛仁杲时所乘。

赞曰:倚天长剑,追风骏足。

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特勒骠:黄白色,喙微黑色,平宋金刚时所乘。

赞曰:应策腾空,承声半汉。

入险摧敌,乘危济难。

飒露紫:紫燕骝,平东都时所乘。前中一箭。

赞曰:紫燕超跃,骨腾神骏。

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青骓:苍白杂色,平窦建德时所乘。前中五箭。

赞曰:足轻电影,神发天机。

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什伐赤:纯赤色,平世充建德时乘。前中四箭,背中一箭。

赞曰:瀍涧未静,斧钺伸威。

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拳毛騧:黄马黑喙,平刘黑闼时乘。前中六箭,背二箭。

赞曰:月精按辔,天驷横行。

弧矢载戢,氛埃廓清。

【转载】文物鉴赏—《昭陵六骏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