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游记 |
《长岗坡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平镇双莲村,毗邻长岗坡渡槽。2018年10月30日, 罗定长岗坡纪念馆揭幕开馆。
长岗坡纪念馆——远眺。
长岗坡纪念馆。
长岗坡纪念馆。
长岗坡纪念馆——陈列的总标题《长岗坡精神》
‘’为民‘’:牢记宗旨无私奉献的为民精神。
‘’担当‘’: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
‘’实干‘’: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
长岗坡纪念馆——展厅。
《长岗坡红色教育基地概念规划市域线路图》和《长岗坡红色教育基地概念规划总平面图》。
‘’旱涝频发、水贵如油‘’,干旱的原因:地理地形。当地有‘’山下河水白白流,山上用水贵如油‘’等顺口溜。
旱魃为虐。
‘’山下河水白白流,山上用水贵如油‘’——洪涝频发。
外出逃荒。
走三行:行伍、行商、行医。
‘’艰苦求索、引水环山‘’
明清时期治水。明万历年间,抗倭名将陈璘带领千万军民筑陂,开挖石砌水渠万米,灌溉罗平沙liang(读,三声。草字头,下边一个两。地名。罗定这边很多地名有此字,字盘里没有,只能这样写。)良田100多顷。陈璘陂工程是明代罗定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建成后使用了300多年,一直使用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将其改建。
陈璘塑像,陈璘(1532年3月3日——1607年6月2日),韶州翁源(今广东省韶关翁源县)人,明代将领,抗倭英雄。
水翻车车水。
建国初期治水。1951年,罗定第一宗小型水库,牛路迳水库建成使用。
1961年12月,罗定第一宗水利发电站罗溪水电站动工兴建。
《罗定县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图》。
逐步建成了一些小型和中型水库。
1984年9月,金银河水库建成,是罗定最大的中型水库。
1972年10月,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介绍罗定水利工程建设的纪录片《罗定学大寨》。
〈石头 山头 泪水 汗水〉。
‘’县委书记敢于担当‘大干工程‘’’。1971年1月,郭荣昌上任罗定县县委书记,经过调研,意识到必须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罗定的旱患。
下乡调研;县委书记郭荣昌召开县委会议。
‘’伟大构想‘’。经过县委的调研和集思广益,认为利用地势大的落差,引太平河、罗镜河的河水,入金银河水库的设想可行。形成了:’建渡槽,引太灌金’的构想。
实地勘测;绘制渡槽图纸。
‘’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事迹介绍。
修筑长岗坡渡槽时使用的各种仪器和工具。
修筑长岗坡渡槽时使用的各种仪器和工具。
修筑长岗坡渡槽时使用的各种仪器。
修筑长岗坡渡槽时使用的测量仪器。
修筑长岗坡渡槽时使用的各种工具。
修筑长岗坡渡槽时使用的各种工具。
修筑长岗坡渡槽时使用的各种工具。
长岗坡渡槽工程部分工程量记录。
广东省水利电力局发给引泗工程管理处‘’农业学大寨‘’的奖状。
修筑长岗坡渡槽时使用的各种工具。
长岗坡渡槽51米跨拱。
‘’身先士卒解难题‘’事迹介绍。以及修筑长岗坡渡槽时使用的生活用具等。
‘’重活险活我来挑‘’事迹介绍。以及修筑长岗坡渡槽时使用的生活用具。
事迹介绍。以及修筑长岗坡渡槽时使用的生活用具和医药箱。
事迹介绍。以及修筑长岗坡渡槽时使用的各种工具。
事迹介绍。以及修筑长岗坡渡槽时使用的各种工具。
‘’战斗的青春‘’事迹介绍。
修筑长岗坡渡槽时使用的各种生活用具和工具。
修筑长岗坡渡槽时使用的各种工具和乐器。
‘’燃烧的青春‘’事迹介绍。
‘’燃烧的青春‘’事迹介绍。
‘’塌方‘’。1976年10月31日,花鹿坑山塘土坝出现塌方事故,6名农民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有孩子的年轻母亲、家庭的顶梁柱,最小的是18岁花季少女。
‘’塌方现场,儿子呼唤妈妈‘’的场景。
‘’兴建长岗坡渡槽‘’的场景。
‘’十里长虹耀中华‘’。
1981年1月,长岗坡渡槽工程竣工通水。总造价仅为530万元人民币。
长岗坡渡槽起点位于罗定市罗平镇长岗坡,终点位于双莲村天堂顶。渡槽自南向北横亘大片农田之上,于天堂顶通过隧道引入金银河水库,渡槽东西两侧分布村落,渡槽管理所建于天堂顶半山,自罗平镇沿村路穿过双莲村可抵达渡槽管理所,渡槽跨越罗平镇的平垌、竹围、山田、双莲4个村。
长岗坡渡槽设计引水流量25立方米/秒,行水位高达2.1米,渡槽总长5200米,其中钢筋砼渡槽3450米,砌石拱渡槽1750米。渡槽宽6米,高2.2米,渡槽两边设有行人道、护栏,为连拱结构,槽面每隔2米设一根拉杆;渡槽为连拱结构,渡槽共有133个墩,132个跨拱,拱的最大跨度51米,最大高度37米。渡槽完成的主要工程量:土方10.76万平方米 、浆砌石1.84万平方米 、混凝土5.05万平方米 (其中理块石混凝土2.02万平方米)。
在纪念馆二层平台上观——长岗坡渡槽。
在纪念馆二层平台上观——长岗坡渡槽。
参观完《长岗坡纪念馆》的展览,再看长岗坡渡槽,不一样的心情!
拍于2019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