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游记 |
建川博物馆聚落位于成都大邑县安仁镇。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民营博物馆。其包含有23座现代博物馆,涵盖有抗战系列、红色年代、512汶川大地震和中国民俗系列等四大板块。建川博物馆聚落的主题是将视野投放在了中国历史上的几个特定的时期,集中展现了当时的历史发展过程和重大事件。建川博物馆聚落浓缩了抗战以来数十年的风雨岁月。
《抗战文物陈列•川军抗战》陈列馆外景。
《抗战文物陈列•川军抗战》陈列馆外景。
《抗战文物陈列•川军抗战》陈列馆外景。
《抗战文物陈列•川军抗战》陈列馆入口。
《抗战文物陈列•川军抗战》陈列馆《前言》。
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作为祖国大后方的巴蜀,出了三分之一的军粮,出了三分之一的钱,出了三百万战士,出了三百余万工役。直到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境。历史应该铭记!
1936年11月16日的‘’川军出川请缨《呈阅》件‘’。
刘文辉安排编印的《反日宣传大纲》。
‘’川军大场守卫战‘’场景。
‘’抗日警语旱烟杆‘’,现为国家一级文物。因川军士兵都喜欢抽叶子烟,称‘’双枪军‘’。这件文物是将抗日警语印烙在烟杆上,内容:‘’中华男儿上战场打日寇‘’,‘’旌旗一片立功劳,万马军中赴战场,马上官长传下令,不除日寇不还乡‘’。
‘’抗日警语旱烟杆‘’,烟杆上印烙着抗日警语。
‘’潘昌猷国民参政员委任状‘’,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悼川军抗敌阵亡将士歌》,由成都教育界知名人士李惠生撰写。
李惠生照片及介绍。
1944年7月,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设计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纪念碑顶端川军塑像的原型是川军老战士张朗轩。
抗战川军老战士张朗轩的遗物。
抗战川军老战士张朗轩的遗物。
登载抗战川军老战士张朗轩故事的报纸。
王铭章将军公葬及铜像揭幕纪念明信片,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死重泰山‘’蒋中正为王铭章题书。
‘’川军死守藤县‘’雕塑,反映了1938年3月,川军师长王铭章壮烈殉国的场景。
‘’悼长治守城阵亡将士题词集‘’,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第三次会战部分战利品。
展厅做了两个巨大的烟杆,代表着川军的‘’双枪‘’。
展厅做了两个巨大的烟杆,代表着川军的‘’双枪‘’。
赠‘’死‘’字旗场景,反映了四川老人王者送儿子从军,临别时赠旗一面,上书‘’死‘’,勉以‘’伤时拭血,死时裹身‘’。
《忠孝师表》匾,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忠孝师表》匾的内容。
‘’蜕翁日记‘’,现为国家一级文物。蜕翁是成都华校与树德中学语文教师,这本日记写于1941年,日记里多处记录了日军轰炸成都的事宜。
1939年6月17日,‘’四川省银行成都分行给万县办事处的通涵‘’,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抗战戒指‘’,这些普通的戒指,烙着抗战年代的印记。戒指上刻有:‘’抗战到底‘’、‘’和平‘’、‘’抗日‘’、‘’救国‘’、‘’还我河山‘’、‘’民族至上‘’等抗战时期的流行语。
《抗战文物陈列•川军抗战》尾厅。《社论》‘’感谢四川人民‘’,以及川军烈士照片墙。
《抗战文物陈列•川军抗战》尾厅。《抗战文物陈列•川军抗战》尾厅。《社论》‘’感谢四川人民‘’,以及川军烈士照片墙。一张巨大的川军战士画像。
《抗战文物陈列•川军抗战》陈列馆的外墙上写着:‘’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一日誓不还乡!‘’——刘湘
拍于2019年10月10日
‘’建川博物馆聚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