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游记 |
洛带古镇是一个千年古镇和历史文化名镇。镇内传说众多、古迹遍地,场镇老街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呈“一街七巷子”格局,广东、江西、湖广、川北四大客家会馆、客家博物馆和客家公园坐落其中,是名符其实的“客家名镇、会馆之乡”。
洛带会馆群,2006年5月25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广东会馆、川北会馆。其中,广东会馆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会馆之一,封火墙建筑风格在四川少有;川北会馆集中反映了川北移民的社会生活;万寿台是成都地区会馆建筑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建筑。

湖广会馆,清乾隆八年(1748年),由湖广籍移民捐资兴建,供奉治水功臣大禹,因此又称为‘’禹王宫‘’。会馆主要有戏台、前堂、正堂、厢房、廊庑等建筑。馆内现存上迄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下至光绪八年(1882年)的11通碑刻。现馆内设有“客家博物馆”,较完整地反映了湖广移民的艰苦创业和社会生活。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广会馆。

湖广会馆没开门,没能参观到里面。

江西会馆,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由江西籍客家移民筹资兴建。供奉原籍地保护神许逊,又称‘’万寿宫‘’。会馆主体建筑有万寿台、院坝、牌坊、前中后三殿和一个小戏台构成,复四合院式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带会馆江西会馆》保护碑。2006年5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西会馆

江西会馆外街巷。

江西会馆外街巷。

江西会馆牌坊。

江西会馆牌坊内侧。

江西会馆前殿。

江西会馆前殿。

江西会馆中殿。

江西会馆一进天井院。

江西会馆一进天井院。

江西会馆戏台。

江西会馆上戏台的台阶。

江西会馆戏台。

江西会馆二进天井院。

江西会馆戏台。

江西会馆二进天井院。

江西会馆戏台。

江西会馆展示的1933年收藏的戏服。

江西会馆展示的1941年收藏的戏服。

江西会馆万寿台。

江西会馆万寿台。

在古镇街道上远远就看到一座封火山墙的建筑,与周围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

广东会馆,是广东籍客家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捐资兴建,供奉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又称‘’南华宫‘’。会馆主体建筑有戏台、乐楼、耳楼及前中后殿,复四合院式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会馆之一。

广东会馆外墙。

广东会馆的门额。

《洛带会馆广东会馆》保护碑。2006年5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会馆戏台。

广东会馆天井院两侧的厢房。

广东会馆天井院及大殿。

广东会馆天井院两侧的厢房。

广东会馆戏台。

广东会馆内展示的古轿。

广东会馆内展示的古轿。

广东会馆另一面的门不临街。

广东会馆外景。

广东会馆外景。

川北会馆,原名‘’三邑会馆‘’。为旅蓉川北籍商贾、士绅筹资兴建。会馆每年定期祭祀、酬神演戏,在清末时是川北商人在成都的商务平台。2000年从成都卧龙桥原貌搬迁至此。会馆主体建筑有大殿、乐楼构成,为四合院式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带会馆川北会馆》保护碑。2006年5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川北会馆。位于古镇外的公路边。

川北会馆。

川北会馆乐楼下的木柱有一人高。

川北会馆。

川北会馆大殿。

川北会馆乐楼。

川北会馆乐楼。

川北会馆大殿前石护栏的望柱上雕刻着祥云纹饰。

川北会馆乐楼。
拍于2019年10月14日
洛带古镇未完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