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游记 |
澄迈有几个古村落,我俩包了一辆出租车,目标是一一游历!第二个古村落——大美村。
大美村位于海南省澄迈县金江镇,全村纯一王姓,现有400余户,2000余人。常住户300户,常住村民1520人。村子依建在社延岭上,坐东朝西。村子的南、北、西边有山地、池塘、稻田环抱,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大美村以其古石屋民居为最具特色,也以其丰富的人文历史而著称。全村现保存有火山岩石垒砌的一间三格的古石屋204间,占现有居民筑的百分之七十。村子择地东高西低,呈陡坡状,几乎所有民屋依土势坐东朝西而建。村子有12条由石块铺设的东西向的古石道,石屋沿石道左右分布,形成方块状,较为整观。经有关人士考证并肯定:大美村古石屋是海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规模较大的明代古民居建筑群。
大美村村口。
村子前的路上矗立着楷体阴刻“内史王公里”的一块火山岩石古碑,“内史王公里”碑,砂石质,高1.43米、宽0.63米、厚0.09米。额题“内史王公里”,内史公王赞襄,大美村人,隆庆、万历年间为官,官至广西按察司分巡左江副使,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知县高魁标等人为他造神主牌位。
“内史王公里”碑,其意是:内史官王赞襄公的故里。据有关部门认定,这是明隆庆五年(公元1572年)为明内史王赞襄荣归故里之存照,是大美的荣耀和骄傲。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大兴水利建设,被拿去当水渠上面的盖板,任人畜踩车轮碾压。至80年代初才抬回来,重新立在原址。
‘’内史‘’牌坊。
‘’内史‘’牌坊。
‘’内史‘’牌坊的坊额阴刻‘’内史‘’,上题:明万历间为。
‘’内史‘’牌坊的另一面,坊额刻‘’亚元‘’。
‘’大美村‘’保护碑。2015年11月公布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村前池塘
村前池塘。池塘上一条火山岩石铺的路,从‘’内史‘’牌坊通到王氏宗祠前的水泥大道。
村前池塘。池塘上一条火山岩石铺的路,从‘’内史‘’牌坊通到王氏宗祠前的水泥大道。
大美村“王氏宗祠”。王氏宗祠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扩建于清道光年间(1836-1841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现是三进四合院式宗祠,是我县目前规模较大的宗祠之一。2006年5月10日,大美王氏宗祠被澄迈县政府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氏宗祠,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由大美村王绍关主持建造,供奉村内宋代以来有名望的绅士官员。砖木结构,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三进式布局,主体建筑面阔五间16米,进深三间8.5米,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照壁宽7.26米,高4.4米,厚0.7米。1939年被日本人焚毁,1953年重修。
我俩到大美村,恰巧遇到村里祭祖,很多在外的人都赶回来参加祭祖活动,十分热闹。
村民挑着祭祖的供品前往王氏宗祠。
村民挑着祭祖的供品——猪肘,前往王氏宗祠。
王氏宗祠大门前,前来祭祖的村民出出进进。
王氏宗祠大门前,我俩随着前来祭祖的人流进入宗祠。
祖祠内——照壁。照壁前有几个凸露地面的大石头,乌黑发亮,呈直线排列,这就是大美王氏族谱上所记载的“龙石”,是大美村自古以来人们所认为的吉祥之物。
祖祠内照壁的顶部上装饰着双龙戏珠,很气派。
前来祭祖的村民。
宗祠内,前来祭祖的村民熙熙攘攘。
在宗祠院内摆放供品。
在宗祠院内的一侧坐着几位村里的长寿老人。
在宗祠院内的一侧坐着几位村里的长寿老人。
宗祠院内摆放的供品,是去掉头、尾的猪身。
宗祠院内摆放的供品,是去掉头、尾的猪身。
祠堂内
祖先牌位前摆满了供品。
祠堂内的神位前,供奉的供品有鸡、乳猪等。
祭拜祖先
村里火山岩石块铺的路。
村里火山岩石块铺的路。
村里火山岩石块砌的石屋。
村里火山岩石块铺的路和砌的石屋。
村里火山岩石块砌的石屋。
村里火山岩石块砌的石屋。
村里火山岩石块砌的石屋。
村里火山岩石块砌的石屋。
村里火山岩石块砌的石屋。
村里火山岩石块砌的石屋。
村里火山岩石块砌的石屋。
村里火山岩石块砌的石屋。
村里火山岩石块铺的路和砌的石屋。
村里火山岩石块砌的石屋。
村里火山岩石块铺的路。
村里火山岩石块砌的石屋。
村里火山岩石块砌的石屋。
村里火山岩石块铺的路和砌的石屋。
拍于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