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 |
分类: 转载 |
转载于:《陕西广电网络 》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事件影响
“九·一八”事变后,拉开了漫长侵华战争的 序幕,东北三千万父老,数千里江山,沦陷于异族的铁蹄之下。虽然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抵抗住了日本侵略,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但牺牲惨重,伤亡超过4500万,9500万人成为难民,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日军的种种罪行,给人们带来了无法挽回的伤害。
抗战胜利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勿忘国耻,发奋图强
自1997年开始至今每年都有百余座城市在9月18日这天拉响防空警报,提醒人们不忘国耻,遏制灾难,更要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991年,为警示后人勿忘“九·一八”国耻,在辽宁省沈阳市采用碑馆结合的形式,建立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文字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