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游记 |
千年古盐田,位于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新英湾区盐田村。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我国最早的日晒制盐点,也是中国保存比较完好的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这片古盐田有750亩,有砚式石槽7300多个,年产量500吨。杨浦盐田传统日晒制盐工技艺,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年古盐田海盐晒制技艺古老、原始、传统、独特,制盐工序从‘’煮海为盐‘’演变为‘’晒海成盐‘’成熟工序。产出的盐巴是经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上海水过滤成卤水后,浇洒在玄武岩石槽上晒干而成,具有纯天然、无杂质、颗粒小、可直接实用等特点。(文字来源于古盐田简介)
传说:1200多年前的唐末年间,一群福建莆田的盐工不知什么原因,千辛万苦迁居到当时海南岛西部的古儋耳郡,在洋浦半岛的海边开山辟石,建造家园和盐田。他们的盐田十分独特,将海边大片的天然火山岩石削去一半,在石头顶部除四周留出凸边外,把中间打磨平滑,做成石槽。平时在这些石槽中注入经海泥过滤后的海水(涨潮时海水就会自动漫入这些盐槽),靠阳光晒出高品质的食用盐。由于这种方式开创了高产量的“日晒制盐”的先河,清朝乾隆皇帝曾御书“正德”赐给这些盐田人,后来人们也称这里为“千年古盐田”、“新英古盐田”。(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
↓盐场遍地都是晒盐的砚式石槽。
↓盐工在石槽上晒盐。
↓盐场的小路边散布着这种刻着字和图案的河卵石。都是盐工日常生活所见的:螃蟹、虾、葫芦、挑担的人、铲、耙、太极、等。
↓晒盐的石槽在太阳的照射下,晶莹透亮。
↓卤水过滤池。
↓售卖晒盐场晒出的成品盐。
拍于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