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游记 |
宋氏祖居,位于海南文昌市昌洒镇古路园村,坐落在一片果树环抱的山丘上,周围绿树成荫,环境幽静。沿着进村的林荫小道走100多米,就可到达宋氏祖居。
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的高祖、曾祖、祖父3代都居于此地。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于1861年在这间祖居里诞生。为纪念宋庆龄及其家庭在历史上所做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文昌市人民政府,于1985年修复宋氏祖居,并在宋庆龄基金会和海内外友好人士的支持下相继兴建宋庆龄陈列馆、宋庆龄植物园,还在祖居北边竖起了高达3.2米的宋庆龄汉白玉雕像。
修葺一新的宋庆龄祖居,为当地传统的农家宅院,由2间正屋、2间横屋、2间门楼和院墙组成,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平方米。陈列馆设在其中,馆内分别陈列着宋庆龄青少年时代、革命战争年代和从事世界和平事业以及国内外各界人士对她的深切怀念的史料、照片、图表、绘画、仿制实物等。
宋氏祖居为传统的海南民宅建筑,砖瓦土木结构,正屋凹廊布局,设有正屋两间,厨房一间,横屋三间,围墙门两个,建筑面积660平方米,围墙正门横楣上方挂邓小平题写“宋氏祖居”四个金色大字。宋庆龄陈列馆建于1985年,位于宋氏祖居的西北侧,祖居和陈列馆相距85米,两者是一个整体,占地面积共93.6亩。陈列馆是一座庭院式建筑,屋顶饰有金黄色琉璃,建筑面积420平方米,馆前有面积达720平方米的两级平面的前庭,门口前庭正中竖立宋庆龄半身汉白玉石雕像,雕像高1.2米,基座高1.7米,宽1.5米,陈列馆院正中庭院竖立孙中山半身花岗岩石雕像,孙、宋两座雕像在同一中轴线上,两个雕像距离40余米,其正门前宋庆龄雕像左侧约70米处竖立有宋耀如先生花岗岩雕像。宋氏祖居正屋中厅的墙壁上挂着宋氏的照片,厅里排设古色古香的椅子,横屋里有石磨和脚舂,墙壁上悬挂着竹笠和蓑衣,横屋走廊里摆放犁、耙。(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
↑宋庆龄塑像。
↑宋氏祖居。
↑韩教准(宋耀如)就出生在此房间。
↑宋氏家族图谱。
韩教准,后改名:宋嘉树(1864年—1918年),字耀如,教名查理·琼斯(Charles Jones Soong),汉族,海南文昌人,生于海南岛文昌县韩姓人家。
宋嘉树(宋耀如)是民国实业家,财力雄厚,把大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孙中山革命,是国民革命成功的重要财力支柱。
宋嘉树(宋耀如)有六个子女,其分别是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宋把大部分资金用来支持孙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孙文争取国民革命成功的重要财力支柱。1918年5月3日,宋嘉树因患肾病不治,在上海逝世,年仅54岁。
↑年轻时的宋耀如(韩教准)。
↑宋耀如(韩教准)。
↑宋庆龄和中国福利会的孩子们在一起。
↑1958年‘’六•一‘’儿童节,和中国福利院的孩子们。
↑宋庆龄在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看望产妇。
↑1950年11月,宋庆龄视察鞍山钢铁厂。
↑1955年底,宋庆龄在云南昆明珠玑街视察街道工作。
↑1958年10月17日,宋庆龄视察上海国棉十七厂,和工人一起在厂食堂进餐。
↑棉衣运动,为抗日战士募集保暖衣,宋美龄在亲手缝制。
↑1955年12月20日,宋庆龄访问印度期间。
↑宋庆龄和上海儿童艺术剧院管弦乐队的队员一起看乐谱。
↑宋庆龄、宋霭龄与母亲的合影。
↑1927年,宋氏家族部分成员的合影。
↑1923年12月,宋庆龄和宋美龄在广州大元帅府。
↑宋庆龄亲自为伤兵包扎伤口。
↑1942年,宋氏三姐妹在重庆接待国际妇女界友人。
↑宋氏三姐妹在上海的合影。
↑1916年,宋庆龄和宋子良在上海环龙路寓所。
↑宋庆龄与和平鸽。
↑1920年,宋庆龄在上海。
↑1912年,宋庆龄在美国与同学、挚友阿利•曼合影。
↑宋庆龄参加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网球俱乐部活动。
↑1917年,宋氏在上海的全家照,宋耀如及夫人和六个子女。
↑1940年4月5日,宋氏三姐妹在重庆参观公共防空洞。
↑少年时期宋庆龄和母亲。
↑1940年4月,宋氏三姐妹在重庆。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去世。6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追悼会。
↑宋氏墓地全景,宋庆龄父母墓居中,东侧为宋庆龄墓,西侧为宋庆龄保姆李燕娥的墓。
↑孙中山塑像。
↑1913年3月,孙中山和宋耀如在日本横须贺参观日本海军基地。
↑1913年3月,孙中山和宋耀如与日本朝野人士合影。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
↑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一览表。
拍于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