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记 |
海南自由行的第二个城市——文昌。
文昌,古称紫贝,自西汉建置已有2100多年历史,为海南三大历史古邑之一,海南闽南文化发源地。
文昌的第一个打卡点——孔庙 。
文昌孔庙,亦称文昌学宫,位于文昌县文城镇文东里20号。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明洪武八年(1375年)迁今址重建,明清两代多次重修,1973年再次维修。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由礼门、仪路、棂星门、泮池、状元桥、大成门、大成殿、东庑、西庑、崇圣祠、文昌宫、蔚文书院等建筑组成。1994年11月公布为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庙牌坊大门
↑‘’文武官员在此下马‘’石碑。
↑礼门,孔庙的入口。
↑孔庙平面图。
↑状元桥和泮池。
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面阔五间20.2米,进深三间13.4米,高13.7米,抬梁式木构架,前后各用金柱六根,彻上露明造,重檐歇山顶。殿内有清康熙、嘉庆、道光、咸丰皇帝玺鉴的横匾。梁枋檐雀替和门窗裙板透雕或彩绘祥龙彩凤、瑞兽花鸟。脊塑琉璃二龙戏珠。月台平面长方形,看面雕刻花鸟鱼虫图案。
↑大成殿及东西庑。
↑大成殿屋顶侧面建筑,镬耳山墙,鸱吻、陶塑。
↑许愿亭
↑崇圣祠
文昌宫 在蔚文书院右侧。民国《文昌县志》记载,文昌宫始建于元代,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重修,清嘉庆九年(1804年)移建于今址。砖木结构,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现存坊门和正宫,坊门面阔三间12.7米,正宫面阔三间18.4米,进深三间10.35米,硬山顶。
↑文昌宫大门
↑文昌宫正殿,供奉文昌帝君,民间称:文曲星君。古时候,文人学子多拜文曲星,以求学业有成,取得好功名。
文曲星为北斗第四星,其人物原型是唐代蜀人张亚子。公元1316年,元仁宗封梓潼神张亚子为文昌帝君,主事科举考试,地位始得抬升。如今但凡有孔庙的地方,基本上都会同时供奉文曲星君,有些地方则直接称文庙。
蔚文书院,与文昌孔庙紧邻,两院相通。据清道光《琼州府志》记载,蔚文书院原名玉阳书院。明万历年间(1596~1599年)知县贺址创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迁于城外,改名义学,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迁于文昌阁前,更名至公书院;嘉庆九年(1804年)迁于今址,更名蔚文书院。砖木结构,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650平方米。现存讲堂及后堂。讲堂面阔五间18米,进深14米,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廊架瓜柱和雀替透雕瑞兽花草。
↑蔚文书院内讲堂。
↑蔚文书院内后堂。
↑蔚文书院内孔子学堂。
↑蔚文书院大门。
相关资料性文字来源于网络
拍于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