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柏树林街,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据寺内碑刻载,卧龙寺创建于东汉灵帝时期(168——189年),隋称‘’福应禅寺‘’,唐吴道子画观音圣像,遂改名‘’观音院‘’。宋初有禅师法号惟果常静卧寺中,人称‘’卧龙禅人‘’,宋太祖常来谈佛法相投机,复改名‘’卧龙寺‘’。历代都有修葺。宋太宗曾作《梵书唵字赞》碑于寺。明英宗敕赐《大藏经》一部,命僧读诵祈福。寺原存有宋咸平六年(1003年)铸造‘’幽冥钟‘’一口,重三千斤,上世纪六、七时年代下落不明。现存唐长庆二年(822年)经幢和咸通十二年(871年)碑及明清石刻。卧龙禅寺石刻造像和铁钟1957年5月31日被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卧龙寺,占地面积15亩,坐北向南。分为中院、东院和西院三个院落。中院占地面积6亩,寺内的主要殿堂分布在中院。最南面是五间山门。
↓山门书额“敕建十方卧龙禅林”,其上款‘’光绪二十九年‘’。
↓《卧龙禅寺重修碑记》落款:佛历三千零二十五年四月初八榖旦。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在陕西卧龙寺碑记》落款:佛历三千零二十五年四月初八榖旦。
↓唐吴道子画观音像石碑,原碑在碑林,现已复制竖立院中。
↓佛足迹碑。卧龙寺的佛足迹碑刻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佛足刻在《明卧龙禅寺碑》的碑阴面,碑正面铭文记述着卧龙寺的沿革。
碑阴佛足迹碑在双足大指上均刻莲花,其余四指皆刻
字,足掌刻干幅轮、三钻、宝瓶、双鱼、宝剑等文。在图下有铭文曰:“大唐贞观中,有玄类法师亲往西域求法,亲获瞻礼图归,进呈太宗皇帝,奉效刻石供奉以广传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