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2019-03-16 18:16:21)
标签:

杂谈

分类: 游记

      祠堂,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形式之一。顺德兴建祠堂,始于宋元,盛于明清。清代中后期,大小宗祠遍布城乡,几乎是一村一庙宇,一姓一祠堂,为数之多数不胜数。而祠堂的建筑且各有各的不同,有些构筑宏丽,手工精美,有些构筑,手工质朴。所以祠堂就是各宗族经济、文化的真是反映。目前,据统计,顺德区目前仍保留有476座完整的祠堂建筑,其中纳入省、市、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229个。
       今年在顺德小住,参观了顺德博物馆陈列的顺德祠堂发展历史,便有了顺德古祠堂游的计划。前面博文中的顺德各村游,内容主要是祠堂,也就是计划之中的了。
      几年前,路过顺德时,‘’逢简水乡‘’刚开发成旅游村不久,在朋友的陪伴下去过,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河涌绕村,小桥流水,河边石板路,以及一些反映当地生活、风俗的雕塑。游客寥寥无几,没有商铺,没有餐馆,更没有兜售,有的是乡间的质朴和清新。但那次,刘氏大宗祠没有开放,加上有朋友陪着,一切听从朋友安排,没有在村里细细寻找和观看。
       杏坛镇逢简村的刘氏大宗祠是顺德现存古祠堂中年代最早的,所以理所当然的要再次前往,并且作为逢简村之行的重点之一。
       这次去逢简村,明显感觉到游客不少(平常日),村里的餐馆开了很多,又设置了旅游商业街,招揽、叫卖声此起彼伏,吃、购方便了,却没有了乡间的幽静恬美。
      逢简村隶属于顺德区杏坛镇,开村很早,据说西汉时已有人居住。南宋嘉定末年(1224年),曾任福建肃政廉访司佥(读音qian千)事、浙江省参政的李仕修(宋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携母由南雄珠玑巷迁居逢简,那时村里已有逢、简两姓的人家。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官至南雄刺史的刘应莘迁来。后又有梁、黎两姓迁来。以后逢简逐渐共有十多个姓氏。鼎盛时期,人口上万,有四个墟市。
       交通:顺德客运总站乘381路到杏坛客运站公交站转383路逢简高社站下车,进村就可看到刘氏大宗祠。或坐到逢简市场站下车,即到景区入口,景点比较集中,旅游团的车基本都停靠此处。
      我们在逢简高社站下车进村,
过小桥沿河涌边石板路,去村里的第一祠堂,已有600余年历史的“刘氏大宗祠”。
刘氏大宗祠,堂号‘’追远堂‘’。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明天启年间扩建。清嘉庆年间及2002年多次重修。刘氏供奉至今已有二十二世了。当时称‘’影堂‘’,后改为:‘’追远堂‘’。是目前珠三角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明代祠堂。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刘氏大宗祠,外围钱檐下绿釉镂空花墙饰,墙面彩色灰塑中间有一明镜。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两边青云巷,左‘’阁道‘’、右‘’台门‘’,巷门上各有一明镜,门额四周装饰精美砖雕。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大门外台阶两边做成护栏的形式。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大门前廊屋檐下梁上是木雕。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大门前廊木雕梁架,雕刻纹饰很简单。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刘氏大宗祠大门。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大门门墩石内侧的样式。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大门里放着一个老物件,不知是干什么用的?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二进天井。摆满了桌子,不知是不是有什么活动。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二进两边有带廊的厢房,屋脊是灰塑博古脊;窗镶的是刻花玻璃。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厢房内陈列的龙舟赛用的划桨和龙等物。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中堂的包石台与中堂连为一体,四周均有石护栏,台阶两侧石护栏前方望柱各有一石狮。此处是作祭拜祖先的场地之用。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中堂前檐下垂吊镂空格纹木雕,堂的前檐柱间有石护栏。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中堂前檐柱间的石护栏,每块栏板内外有人物故事和龙等不同题材的石雕。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中堂前檐下木雕梁架,雕刻纹饰简单。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中堂梁柱,刘氏大宗祠的石柱础大都是这种覆盆式,显得很厚重。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中堂中间悬挂‘’追远堂‘’匾额;两边各有一小门通后堂;中堂后面是镂空雕花木门。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通后堂的小门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三进天井,两边各有一庑廊,庑廊前也有红砂岩砌成的石护栏,每块护栏板雕刻不同的纹饰。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后堂前是深约1米的池,东西红石栏合围之,故称‘’丹池‘’。池的深浅是根据先祖的官职品级所定,不能超越规定,可见刘氏先祖的官职品级不低。丹池作用:一是为盛四周屋檐的雨水;二是从风水讲,‘’水为财,长发‘’。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后堂为并排三开间,中间供奉始祖神主,东厢供奉二、三世祖神主,西厢供奉四、五世祖神主。可谓五代共享一堂。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后堂内屋檐下垂吊的镂空格纹木雕装饰,下边还用不同字体书写的‘’寿‘’字。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后堂前石檐柱间也作石护栏,每块栏板内外均刻有人物故事、龙、花等不同题材的石雕。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看完祠堂往出走,发现右侧‘’台门‘’巷内,有一小偏院,院内是一阁楼,绿釉镂空花窗。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台门‘’的门扇,感觉像是出入平常人家一般。

顺德杏坛逢简村(一)刘氏大宗祠

       刘氏大宗祠虽年代久远,但从建筑风格上看,反映了刘氏的官职品级、经济、文化的高低与富有。

                        未完待续(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