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记 |


新会学宫——棂星门

新会学宫——外景

新会学宫——化龙桥、大成门

新会学宫——大成殿

新会学宫——国学堂

新会学宫博物馆——明代石马

新会学宫博物馆——明代石虎

新会学宫——大殿的四角重檐下挂着小陶钟

龙兴寺石塔——位于学宫旁的马山公园内

马山钟楼——位于学宫旁的马山公园内

小鸟天堂景区内的——湖景

小鸟天堂景区内——湖上榕树林和鸟

小鸟天堂景区内——栖息在榕树林里的鸟

小鸟天堂景区内——嬉戏在湖里的鸟

小鸟天堂景区内——嬉戏在湖里的鸟

茶坑村是新会柑核心产区之一,七百多年前,茶坑人已大量种植新会柑,并经营新会陈皮。

路边晾晒的陈皮

用小柑橘做的柑潽茶也是茶坑村的特产

茶坑村

熊子塔——又名龙子塔、凌云塔,矗立于凤山之巅, 熊子塔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是砖石构筑的仿木楼阁式的古塔。呈八角棱形,高七层,约46米。

梁启超故居及梁启超故居纪念馆——位于茶坑村。

梁启超铜像

梁启超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一幢古色古香的青砖土瓦平房,由故居、怡堂书室、回廊等建筑组成,建筑面积有400多平方米。

怡堂书室——是梁启超曾祖父建造,青砖墙壁,红砖地面,古朴典雅,是少年梁启超读书的地方。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于2001年建成,建筑面积达1600平方米,建筑形式中西合璧,既有晚清岭南侨乡建筑韵味,更隐现天津饮冰室风格。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崖门海战文化旅游景区——战舰形大门。景区是在七百年前宋元崖门海战遗址上修建的。

崖门海战文化旅游景区——战舰形大门。景区是在七百年前宋元崖门海战遗址上修建的。

崖门海战文化旅游景区——2005年在崖海之滨发现的两个巨型铁锚之一,一个重大1.8万斤。

崖门海战文化旅游景区——2005年在崖海之滨发现的两个巨型铁锚之一,一个重大1.8万斤。

崖门海战文化旅游景区

崖门海战文化旅游景区——崖山祠,是大忠祠、善元庙、义士祠、寝宫、头门等祠庙的统称。自明成化十二(1476年)始建大忠祠以来几百年间,历经了多次的毁与重扩建。

崖门海战文化旅游景区——崖山祠,是大忠祠、善元庙、义士祠、寝宫、头门等祠庙的统称。自明成化十二(1476年)始建大忠祠以来几百年间,历经了多次的毁与重扩建。

崖门海战文化旅游景区——大忠祠,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为纪念为保卫南宋、英勇抗敌、以身殉国的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忠节志士而建。

崖门海战文化旅游景区——慈元庙,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主要奉祀为保卫南宋,抵抗元军、坚贞不屈、为国捐躯的杨太后。

崖门海战文化旅游景区——义士祠,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修复崖山祠时,为纪念抗元死难将士和勤王义士而增建。

崖门海战文化旅游景区——寝宫,原是南宋崖山行宫慈元殿的后殿,在宋元崖门海战中被毁,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重建。

崖门海战文化旅游景区——望崖楼,建于1994年,其前身是建于1956年的望崖亭。

崖门古炮台

崖门古炮台——炮台分上下两层,下层炮位22个,上层炮位21个,灰沙夯土筑墙,十分坚固。上层有临海观察走廊。

崖门古炮台——炮台分上下两层,下层炮位22个,上层炮位21个,灰沙夯土筑墙,十分坚固。上层有临海观察走廊。

崖门古炮台——炮台分上下两层,下层炮位22个,灰沙夯土筑墙,十分坚固。

崖门古炮台——炮台分上下两层,下层炮位22个,上层炮位21个,灰沙夯土筑墙,十分坚固。上层有临海观察走廊。

崖门古炮台——炮台分上下两层,上层炮位21个,灰沙夯土筑墙,十分坚固。上层有临海观察走廊。

崖门古炮台——通往炮台外的门

崖门古炮台——炮台外墙壁

炮台远眺崖门大桥。崖门大桥是跨越崖门水道的特大型双塔单索面斜拉桥,全长1289米,跨度668米,桥下可通航5万吨级船舶,跨度之大为目前国内同类型桥梁之最,亚洲第一,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