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2018-05-25 16:28:04)
标签:

杂谈

分类: 游记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2018年1月我们跟团去了老挝,到达的第一个城市老挝古都——琅勃拉邦(Lang Prabang),位于湄公河畔群山环抱的谷地,距离首都万象大约有500多公里,是老挝现存的最古老的一个城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从公元1353年由老龙族人法昂建立的澜沧王国,直到1563年,塞塔提拉国王将国都迁到万象。琅勃拉邦都是老挝的政治中心。经联合国专家组考察,琅勃拉邦全市有679座有保存价值的古老建筑物。 1995年12月,琅勃拉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琅勃拉邦是老挝佛教中心,寺庙、佛塔林立,仅市区内就有30多座寺庙,居民笃信佛教,是名副其实的佛都。

【王宫博物馆】即‘’大王宫‘’。位于琅勃拉邦市湄公河畔,是老挝古代澜沧王国(1363年~1697年)时的宫殿。‘’大王宫‘’1975年以前,都属王室私有资产。大殿代表了经典的琅勃拉邦建筑风格。【琅勃拉邦金佛】,琅勃拉邦因金佛而得名。这幢建筑物的历史并不悠久,是于1904年,由琅勃拉邦国王西萨旺冯建造成的,但是它蕴藏着特殊的艺术风格。直到1975年废除君主制后,国王和家人被流放到老挝北方,杳无音信,之后才把王宫改成 ‘’王宫博物馆‘’。

【香通寺】是琅勃拉邦最宏伟的一座寺院。 由塞塔提拉国王于1560年建造,直到1975年都是王室私有资产。1887年寺庙曾遭到破坏,1928年在Sisvang Vong(西萨旺冯)国王的干预下,得到了修复。寺院内8根粗大的支柱上用黄金刻着图案,把人们的目光引向后面金光闪闪的佛像和光轮覆盖的屋顶。 与王宫一样,香通寺也选址在湄公河附近。其中的大殿代表了经典的琅勃拉邦寺庙建筑风格,其后墙上镶嵌着壮观的生命之树图案。主庙正面的墙和梁柱,黑底金饰,精致美观。寺院内有一座葬仪礼堂,礼堂内有高12米、用金色龙头装饰的灵车和王室的骨灰金瓶。寺院内还有精美的小庙和多座佛塔。

香通寺保存着老挝最后一代国王(西萨旺·冯)的遗骨,还有历代国王所使用的金碧辉煌的灵车。从前,香通寺就是举行最高仪式的地方。寺庙、王宫、唇齿相依,国王的婚礼葬礼在寺庙里举行,高僧的法事到王宫里去办。可见16世纪以后,佛教与老挝的王国统治已经难分难解了。所以在人民心里,树是佛、是神、是国王,自己只能顶礼膜拜。香通寺还是老挝新年最重要的庆祝地点之一。

【普西山】位于琅勃拉邦大王宫对面,海拔100多米,是琅勃拉邦城的制高点,在山顶上可以俯瞰琅勃拉邦城中心,可以眺望湄公河及支流南康河,也是观赏日落的好地方。瓦宗寺位于这座山的顶部,建于1804年,公元18世纪,许多其它佛寺也相继在山上繁荣起来。要想参拜瓦宗寺,游客们将不得不从普寺山继续向上爬328个阶梯,山顶的‘’瓦宗寺‘’,是老挝新年祈福的第一站;山顶24米高的镀金佛塔‘’宗西塔‘’是古城的地标性建筑。山顶上风景异常美丽,令人叹为观止。

【布施】在琅勃拉邦旅游有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体验当地的一种风俗:和当地居民一起布施,即每天清晨6点的僧侣随街化缘,僧侣再将化缘得到的食物,分发给城市以外村子里的贫民。 早晨5:30就从酒店出发,途中已看见街上僧侣们成群结队出来,路边也见到居民坐在家门口摆好了盛放糯米饭的罐子,6:30~6:50是僧侣化缘的时间,这个时间段将有300个和尚化缘。到了指定的地方,大街上已经挤满了游客和当地居民。人们迅速准备好布施的用品,如糯米饭、粽子、糕点等食物,这时的街头还在昏暗朦胧中,到处是游客和居民坐与跪的场面,他们等待着……。随着时间的移动,僧侣也开始从远处赤脚无声地走来,一个橙色的队伍,年龄有长有幼,手执钵盂缓缓前来。一抹橙黄的袈裟铺成清早艳丽的风景。

【光西瀑布】(kwang si waterfall)又叫金鹿瀑布,位于城南29公里处,这座瀑布高约200多米,呈正三角形,从山上泻下相当壮观,加之四周的植被非常漂亮,被很多人所喜爱,是老挝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玛尼发大象训练营】,位于湄公河边上,游客体验骑乘大象的场所。专门建立了一个阁楼好让游客坐到大象背上的木板椅上,非常安全。整个行程大约四十分钟,行走在树林中,会上小坡、踏入泥潭,也会经过美丽的湄公河,非常独特的体验。

总的感觉:老挝经济不发达,老百姓很单纯,没有向游客要东西现象,旅游的商业气息没有,很原生态。目前游客主要是:欧美、韩国、越南、泰国(中国游客很少)。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琅勃拉邦大王宫‘’,现为王宫博物馆。大殿是典型的琅勃拉邦建筑风格。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琅勃拉邦大王宫‘’,现为王宫博物馆。大殿是典型的琅勃拉邦建筑风格。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琅勃拉邦大王宫‘’,现为王宫博物馆。大殿是典型的琅勃拉邦建筑风格。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王宫博物馆内——金佛殿,内供奉金佛。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王宫博物馆内——金佛殿,内供奉金佛。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炮弹果——又称:藤杜仲。夹竹桃科,清明花种。可药用。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炮弹果——又称:藤杜仲。夹竹桃科,清明花种。可药用。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香通寺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香通寺大殿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香通寺大殿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大殿侧面的红底墙面上,用各色宝石和彩色玻璃镶嵌着著名的"生命之树"。传说在正殿的位置上曾经有一棵高达160米的叫做麦同的大树,所以大殿建成后,建造者就在正殿的墙壁上用宝石和彩色玻璃拼成了大树的样子,让这株生命之树得以永生。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香通寺大殿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香通寺内佛像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香通寺主殿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香通寺院内——葬仪礼堂,礼堂内有高12米、用金色龙头装饰的灵车和王室的骨灰金瓶。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香通寺院内葬仪礼堂,用金色龙头装饰的灵车。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香通寺院内葬仪礼堂的大门装饰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普西山顶远眺琅勃拉邦城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普西山顶远眺琅勃拉邦城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普西山现代佛像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普西山顶瓦宗寺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普西山顶镀金佛塔——宗西塔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普西山日落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普西山树上悬挂的小鸟笼(很多不知是何寓意)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普西山日落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普西山日落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普西山日落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早晨寺庙僧侣化缘,是当地的传统,由居民和游客给他们布施。布施的人们天还没亮,就已准备好食物等在路边。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早晨寺庙僧侣化缘,是当地的传统,由居民和游客给他们布施。僧侣们排着队缓缓而来。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早晨寺庙僧侣化缘,是当地的传统,由居民和游客给他们布施。僧侣们排着队缓缓而来。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僧侣们化缘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僧侣们化缘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僧侣们化缘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僧侣们化缘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僧侣化缘的队伍缓缓而去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湄公河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湄公河上竹桥,通往岛上的村庄。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从湄公河边上来的小僧侣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街边的寺院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街边的寺院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琅勃拉邦古城早市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湄公河上游船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湄公河游船上的表演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瓷玫瑰(别称:火炬姜)——姜科,茴香砂仁属,瓷玫瑰种。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瓷玫瑰(别称:火炬姜)——姜科,茴香砂仁属,瓷玫瑰种。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光西瀑布景区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光西瀑布景区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光西瀑布景区——层层叠叠的小瀑布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光西瀑布景区——世界十大天然游泳池之一。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光西瀑布景区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光西瀑布景区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光西瀑布景区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光西瀑布景区——最高的瀑布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玛尼发大象训练营——驯象师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玛尼发大象训练营——等待游客的驯象师和大象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玛尼发大象训练营——在专供游客坐上大象背上的楼阁前,大象们正等待游客出发。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玛尼发大象训练营——浩浩荡荡出发了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玛尼发大象训练营——走在树林中的小路上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玛尼发大象训练营——驯象师坐在大象的头顶上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玛尼发大象训练营——走出树林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玛尼发大象训练营——骑着大象走在湄公河畔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玛尼发大象训练营——迎着晚霞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玛尼发大象训练营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玛尼发大象训练营——驯象师给大象洗澡。

老挝游记——琅勃拉邦

玛尼发大象训练营——游客骑在大象背上给大象洗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