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美药业:多金多谋

(2013-11-12 10:57:00)
标签:

康美药业

财经

分类: 上市公司

康美药业:多金多谋

 

文   本刊特约记者 禾苗

 

动用6亿元,回购大股东股票,康美药业可谓康美实业最贴心的长子。

除此之外,康美最近动作频频,先是设立电商,其次拿到商务部直销牌照。

因此,在医药行业整体的多事之秋,它的表现得到机构的点赞。

 

贴心的“长子”

10月22日,康美药业公告称,拟在股价不超过23元/股的条件下最多动用6亿元回购股份。鉴于公司控股股东大量质押公司股票的行为,有投资者质疑,公司的股票回购案有为大股东“解围”的意味。

关于此次回购的原因,公司称,公司股价近期表现偏弱,已低于其内在价值,不能合理体现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不利于维护公司资本市场形象。

自公司8月底发布中报后,由于业绩低于预期,以及市场预期公司下半年业绩将进一步承压中药材价格下行,公司股价随即跌停,之后一直表现疲弱。

而公司8月16日发布的股权质押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普宁市康美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康美实业) 再质押公司股票5000万股,至此,康美实业共质押公司股票6.02亿股,占其持有康美药业股本总数的90%,占公司总股本的27.38%。

康美实业的实际控制人是马兴田、许冬瑾夫妇,他们也分别是康美药业的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马氏夫妇在房地产、PE等领域投资广泛。

在此背景下,有投资者提出,“随着股价下跌,抵押物价值缩水,公司控股股东面临担保或追加保证金的局面,这也进一步增加其资金压力,公司大股东方面有维护股价的动机。

上述投资者指出,这或与回购案的推出再次引发市场对公司再融资的担忧有关。“较低的股价不利于公司再融资扩张”。在康美药业发出回购预案之后,申银万国、国信证券两大机构表示看好,回购股份体现长期发展信心。可惜的是,市场对公司回购案的反响并未出现“一边倒”态势。康美药业10月22日股价上涨5.35%,10月23日收盘价为20.10元/股,下跌1.90%。从二级市场目前表现来看,回购预案目前对康美药业的股价提振作用并不明显。

  

四面出击

经过数月等待,康美药业申请直销业务一事终于有了结果。10月29日,公司公告称,近日收到《商务部关于同意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直销经营的批复》,同意公司从事直销经营。公司将根据批复要求,加快服务网点的设立,完成服务网点核查备案工作。

康美药业的“直销梦”要起于2012年6月。公司当时与人保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三方共同成立健康管理公司。由健康公司在全国建立健康管理服务网点和健康产品销售网点。其中,人保资本出资1350万元,占45%股权;康美药业出资1650万元,占55%股权。

同年9月,康美药业董事会便审议通过了《关于申请直销业务的议案》,公司申请的直销许可产品类别暂定为保健品。到了2013年3月,人保康美(北京)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完成注册工作,已取得营业执照。

事实上,更早在2010年,康美药业便已涉足食品领域,为直销牌照铺路。今年中期,公司食品行业营业收入已达到1.93亿元。

申银万国认为,中药材药食同源,很多能转化为消费品。康美今年整合中药材上下游资源,具有很多优势。公司已初步完成中药材种植、仓储、加工、交易、健康产品等产业布局。与人保集团合作将更能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公司拿到直销牌照,将有助于拓展健康产品业务,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康美在此前还有一番动作——进军电商领域。

10月中旬,康美药业发布公告称,拟设立广东康美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此举是为打造康美全产业链建设战略规划,有效整合资源。据悉,康美通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亿元,经营范围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支付、支付结算和清算系统的技术开发;计算机技术服务,计算机软、硬件的设计、技术开发、销售;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服务;在线数据处理与业务、信息服务业务等。显然,康美通公司将是康美药业的电子商务平台。

此外,康美药业子公司上海康美医药咨询有限公司近期与中绿(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境外法人股东DRAGON CHOICE ENTERPRIESE LIMITED、中绿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上海中绿订立股权转让合同。上海康美将收购上海中绿100%的股权,收购总价款为1.04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中绿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中国绿色食品(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控制的子公司,上海中绿成立于2006年8月21日,其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为1000万美元。上海中绿拥有坐落于奉贤区齐贤镇5街坊5/21丘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该土地使用权面积为4万平方米,使用期限至2059年2月5日。

  

靓丽三季报

康美2013年中报公布后,股价大跌。

公开资料显示,自2001年上市以来,康美药业多次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方式强势扩张。2006年增发6000万股融资4.85亿元;2007年增发7100万股融资10.23亿元;2008年发行9亿分离交易可转债,融资8.87亿元;2010年,配股融资34.36亿元;2011年发债融资25亿。今年8月20日,康美药业公告短期融资20亿获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批复。短短7年之间,融资金额竟高达103.3亿元。

但公司在融资项目上的投入和进展却多次不达预期。2013年中报显示,公司亳州华佗国际中药材工程项目、康美中医院工程项目和吉林人参产业园地级工程项目等项目均出现投资不达预期的情况。其中,康美中医院工程进度晚于预期长达5年之久。

10月28日晚间,康美药业公布三季报,前三季公司净利为13.87亿元,同比增长37.82%,每股收益为0.631元,远远超出市场预期。分析认为,中药材贸易增长恢复,中药饮片产能陆续释放。

三季报显示,其中药收入约69亿元,同比增长18%,前期受虫草产新影响而放缓的中药材贸易已显著恢复。部分贵细品种到达合理价位,公司从9月起增加发货,预计四季度中药材贸易业务仍将保持稳定。中药饮片增速预计20%左右,保持稳定。北京6000吨新产能已通过GMP现场检查,11月初获得证书,产能瓶颈有望解除。亳州与阆中饮片基地处于内部装修阶段,预计14年投产。西药收入约19亿,增长52%,主要是代理品种增长快。食品收入约3亿元,增长35%,毛利率10%左右,有待提高。商铺物业收入约3.4亿元,单季度收入约4千万,以物业费为主,剩余商铺预计到14年正式开业结转。

此外,分析认为,公司一体化产业链优势突出,中药毛利率提升。

公司致力于打造从上游种植到下游中药饮片生产和大健康消费的一体化产业链,在中药材价格波动中,能够适时调整品种结构,保持盈利稳定性。前三季度在部分药材品种下跌的背景下,中药业务毛利率依然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长期看,人参等自营为主的贵细药材品种价格处于上升周期对公司有利,而大宗药材贸易业务将通过盈利模式不断优化来消除波动性从而保持盈利稳定。因此,外界看好公司中药产业资源整合发展的优势和前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