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普会】解读《2013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报告》

(2013-09-06 16:37:45)
标签:

医药投资周刊

西普会

健康

分类: 专题

纵横交错  洞察终端全貌

——解读《2013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报告》

 

中康资讯总经理 吴瀚

 

药店终端增长低于总体

中康资讯的调研显示,2012年城市等级医院和县域等级医院对整个药品市场的增长贡献最大,二者合计增长贡献约占77%,其余四大终端里,药店和城市基层分别贡献了16.8%和6%的增长额度,而农村基层和网上药店贡献最低,合计约3%。但从增长率的变化来看,六大终端各有不同的情况。

首先,得到政策的倾斜,县域等级医院、城市基层医疗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且呈加速态势;农村基层医疗由于政府补贴不到位,市场规模甚至出现负增长,目前情况有所好转;城市等级医院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但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及医保费用支出控制下,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零售药店的药品规模1798亿元,同比增长16.2%,预计2013年药品规模可达到1994亿元,同比增长10.4%,在政策呈现负面效应下,增速低于医药行业总体;网上药店虽然规模尚小,但呈现爆发式增长,2012年的增长率接近500%。

具体到零售药店整体经营规模来看,2012年药店经营的所有商品总销售额是2308亿元,增长率为13.25%左右,其中非健康类商品销售额107亿元,与过去三年相比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零售药店多元化经营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如果从构成零售市场的商品品类——药品与非药品两方面来看,2012年呈现的情况是大健康停滞不前,高端慢病处方药和贵细药材成为重要助推力。但结合政策环境,受医保投入方向、医疗机构增加、新版基本药物目录扩容的影响,以及个人账户是否继续存在的困惑,药店的药品销售,在未来的增长空间面临一定挑战。非药品销售方面也面临三种挑战:1. 很多地方的医保采取一刀切政策;2. 药店在日化品、保健品等非药类的经营能力有待提升;3. 保健品在网上渠道增长快速,分流了部分实体店的份额。但利好的消息是,最近国家政府职能部门出台了相关意见,准备试点药店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乃至奶粉的专柜专售,不少企业表现非常踊跃积极,如果这项政策得以执行,估计会为行业带来385亿的市场蛋糕。

反观四大医院终端,得益于发病率与就诊率提高、医疗资源可及性提升、医保资源增加的因素,未来还将保持不错的增长潜力。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人群增加,中国也将和发达国家的经历一样,进入慢性病的高负担期。因此,诊疗人次在等级医院中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而这将使等级医院的用药保持较快的增长。而且从医疗机构数量来看,虽然根据2013年国家卫计委统计公报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全国卫生医疗机构95.5万家,同比减少3667个,但减少的主要是市场份额较低的农村医疗机构和卫生站,等级医院数量实际是增加的,推动了医疗机构结构性调整,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六大终端结构差异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六大终端的品类结构差异也较大。先谈零售药店市场,药品品类销售集中度不高,销售占比超过5%的只有感冒药、心脑血管用药、胃肠道用药、降血压药等八个品类,占比最大的感冒药份额也只有12%左右。同时,各品类销售占比出现小幅波动,心脑血管用药、降血压药等慢性病用药销售占比呈上升趋势,感冒药销售占比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其次,在四大医院终端里,抗感染用药以销售额1645亿元,市场份额20.7%排在第一位;心血管系统用药处于第二位,销售额1392亿元,市场份额17.5%,这两个类别遥遥领先其他类别。不同的是,农村基层医疗、城市基层医疗对抗感染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依赖性更强,农村基层医疗市场这两者合计占比高达55.5%,城市基层医疗市场这两者占比合计也高达50.8%。同时,基层医疗市场对抗感染用药更依赖,2012农村基层医疗市场销售额565亿元中,抗感染用药占比高达30.9%;城市基层医疗中,抗感染用药占比也达到27.9%。可以看出,等级越低的医院,对抗感染用药依赖性越大。

另一方面,从处方药与OTC的角度来看,整个医药市场中前者占83.5%市场份额,后者占16.5%。其中,OTC市场规模在2012年达到1561亿元,预计2013年为1780亿元,增长14.1%。医院市场对OTC的销售贡献为36%,其余的64%主要通过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完成。然而,由于部分OTC进入基药目录,所以四大医疗终端市场中OTC的增速达到22%,远快于药店,按照这个趋势,未来药店终端的OTC销售会面临分流的压力。

处方药方面,2012年总规模为7910亿元,2013年预计增长20%。医院渠道占处方药91%,只有大约9%通过药店销售。而随着基药目录扩容,补偿逐步到位,报销比例的提升,以及四大医院终端中基药使用比例的提高,基药市场在药品市场中的占比将明显加大。同时,结合新版基药目录扩容后,增加独家品种的趋势来考虑,药店终端的基药销售增长也将面临挑战。

而如果从中西药结构来看,化学药占六大终端药品销售市场(不含药材)73.5%的份额,中成药占26.5%的份额。从不同的终端来看,化学药在高级别的医院具有明显的优势。城市等级医院中,化学药占的比例几乎达到80%左右。农村基层医院里,中成药占了36%的份额。同时中成药在药店市场和网上药店表现较好,份额分别达到46.6%和57%。

 

预测:县级医院有望成第二终端

可以判断,占据医药市场半壁江山的城市等级医院市场基本保持稳定,而且还将逐步扩大,预计2013年规模可达到6260亿元;县域等级医院市场和城市基层医疗市场在未来的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预计2013年市场规模分别达到1925亿元和625亿,其中县域等级医院增速快,是最具潜力的市场,未来2年有望超过零售药店成为第二终端;而农村基层医疗、零售药店市场份额呈现缩减之势;网上药店作为新兴销售渠道,在消费者广泛接受网购方式下,爆发式增长还会持续。

长远来看,影响终端用药结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疾病谱变化、基药政策、医保政策和价格政策,此外,宏观经济环境、老龄化、城镇化的因素也不可小觑,具体影响如下:

GDP增速下台阶:2013年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1季度GDP同比增长7.7%,2季度同比增长7.5%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6% 。可以预测,中国经济增长中枢未来将下台阶,由过去的10%下滑到7%左右,虽然药品市场需求是刚性的,但宏观经济还是对医药市场的增长形成一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不乏分析指出,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逐年上升,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更加严重,国家计生委预计205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24.4%。而老年人是药品(特别是慢性病用药)消费的主要人群,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将提升对药品的刚性需求。

居民疾病谱变化:根据卫生统计年鉴数据,1993年居民疾病别两周患病率前十位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肌肉与骨骼结缔组织、传染病、泌尿生殖系病、老慢支、损伤和中毒、高血压、皮肤皮下组织;但到了2008年普查,排在前十位的,增加了糖尿病和脑血管病,同时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病患病率大幅上升,心血管疾病居于榜首。

城镇化加快: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2.6%,根据目前的发展速度,预计2020年城镇化率达60%,2030年城镇化率达到68%。2011年城镇人均用药水平为1178元,乡村人均用药水平167元,城镇人均用药水平是乡村的7倍。

基药政策:新版基药目录由原来的307种增加到520种,其中独家品种新增40种。同时按照医改政策的推进,四大医院终端将进一步明确基药使用比例的问题,预计2015年,基药在医药市场中的规模将达到3431.6亿元,而如果严格按国家规定使用比例,规模将增长至4977.5亿元。

县级医院改革:目前已经有300个左右县试点县级医院改革,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收付费方式和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计划2015年实现县级医院阶段性改革目标。

药品价格政策:2013 年2 月1 日发改委通知,调整呼吸、解热镇痛和专科特殊用药等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平均降价幅度为15%。同时,2009版医保目录药品经过六轮降价,医保西药品种调价已经完成;中药的第一批调价最早下半年才可能推出,结合中药材价格上涨趋势,调价有望出现有升有降的有序局面。

医保政策:首先,城镇职工医保筹资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保人均补偿标准也计划从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2015年的360元;其次,大病保险保障对象面向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合)人,预计大病医保的覆盖度在2013~2015年分别为30%、60%、90%;再者,总额预付制将全面推行,而且总额控制指标注重向基层倾斜,并进一步推进付费方式改革。可以预见,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遏制过度医疗和滥用药物,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医生的处方行为,性价比高的产品将会受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