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据研究制约医械投资决策

(2013-08-22 14:37:12)
标签:

医药投资周刊

健康

分类: 市场与营销

数据研究制约医械投资决策

文   陈坚

 

2012年医疗器械的工业产值有多少,就我听到的数据有5个,其中一个是2000亿。不必讨论哪个数据最准确,想提醒大家的是,医疗器械投资的难点正在于此。因为,在医疗器械行业,没有一家权威机构能够提供国内准确的分类数据,所以这就给我们投资研究带来困难。

数据只能支持宏观研究

国内的医疗器械行业,从注册上来分有44个大门类,截止去年,在国家食药监总监注册的有11400个注册证。医疗器械划分的很细,这和钢铁汽车行业不一样。如果想利用公开资料对这个行业的产品进行分析的时候,会发现很困难,原因是全面、准确的数据很难获得。所以,投资人和被投资方在信息和门类上、数据的研究上有极大的不对称性。

而我们所得到的数据的现实意义也不大。因为这些数据只能支持所谓的宏观研究。即中国有多少人,这个行业总的产值是多少,行业的前景如何。但支持不了具体的投资标的产品研究。

投资要考虑医械的实践性

医疗器械和药物最大的不同是它的操作性、实践性比较强。药物研究出来,投放市场后,药效的好坏由药品本身决定。而医疗器械是要由医生和护士来操作,医疗器械的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医生和护士的操作培训和熟练程度决定的。

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医疗器械都有微妙的不同。例如,过去威高和BD生产的离子针,两个产品针头的切入的角度不同,一个是45°进去,一个是35°进去。一般情况下,医生和护士已经习惯了其中的一种产品的切入角度,如果在使用另一种产品时,不改变护士原有的操作习惯,很容易把患者的血管刺破。这种情况下,医生和护士不会认为自己的操作有问题,而认为这个产品存在缺陷。这也会成为产品在市场上推广的障碍。所以,在投资的时候可能要考虑一些实践因素。

 

制度和文化

对医械发展的影响

很多数据都能支持未来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的空间。比如,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使用比例是1:1,美国甚至更高。连印度都是3:1,中国才是5:1。而且现在药品市场还在不断扩大,所以,可想而知,未来中国医疗器械的成长空间有多大。

但这里要注意的是,能够让医疗器械和药品形成1:1比例的是和保险制度有关系。在美国,打呼噜就开睡眠呼吸机、呼吸障碍就配吸氧机、腿脚不好就配轮椅。这和医疗器械进入医疗保险目录有关系。

据观察,在中国,医疗器械要大规模进入医疗保险体系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点。所以,这个数字只能说明可能会有那么大的市场,但实际情况可能也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长期的医疗文化,是医生看病不开药不叫看病,病人去医院不拿回点药就觉得不像话。在美国看过病的人就清楚,美国医生的治疗费很高,但开药极其谨慎。所以治疗文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

一些医疗器械业内人士认为,去年以来,很多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不如前两年,让人失望。而我认为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情况本来就如此。前两年发展快是因为国家那8500亿资金的刺激,这些资金大量用在国家对基层医院的投入,主要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的更新。但是也把很多医疗器械公司正常的成长节奏搞乱了。前两年,在某些品类上,有些公司确实是收益于政策的红利。但当国家对医院的投资过去后,那些依赖政府采购的企业利润就提前消费过了。

(本刊记者张敏根据第30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投资分论坛会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