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三金布局生物制药 受益政策红利业绩看好
(2013-08-05 16:50:11)
标签:
医药投资周刊桂林三金健康 |
分类: 上市公司 |
桂林三金布局生物制药
文
日前,桂林三金以350万美元的高溢价收购宝船生物100%股权。
而生物制药是桂林三金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之一,收购宝船生物正是其生物制药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受益于政策红利的利好,有着丰富资源优势的桂林三金的发展也得到一众看好。
高溢价收购
7月5日,桂林三金与一家名叫Dragonfly
Sciences的美国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
这是桂林三金向生物制药领域扩展的一步。
针对标的公司28.51万元的净资产与折合成人民币约2206.89万元的评估值之间的天壤价差,公司董秘办人士解释称,公司本次高溢价收购主要是基于宝船生物作为研发机构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对研发机构而言,其有形资产很少,我们主要看中了宝船生物的在研产品和背后的研发团队。”
癌症药概念股一直是资本市场的热点。桂林三金在其公告中称,宝船生物主要从事研发和生产生物大分子药物,其目前主要拥有的两个研发产品爱必妥(Erbitux,Cetuximab)项目(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和赫赛汀(Herceptin,Trastuzumab)项目(主要用于治疗某些HER-2阳性乳癌)尚处于研发阶段,对公司将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资料显示,宝船生物经审计后,截止2013年3月31日的净资产为28.51万元,评估值为2206.89万元。宝船生物2012年和2013年一季度分别亏损676万元和161万元。
但桂林三金认为,宝船生物主要从事研发和生产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具有最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是公司未来的战略方向,此次收购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深化生物制药战略布局和提高整体竞争力。
桂林三金的此项收购,不涉及宝船生物核心技术、专业人才、管理团队的变动,这透露出桂林三金重视收购对象的技术和人才。再者,收购对象位于上海,市场人士据此分析认为,桂林三金未来极有可能将生物制药乃至所有新业务的研发总部和运营总部定在上海。
有投资者对桂林三金的收购表示质疑,因为公司在2012年年报中提出的产品方面的战略是,“公司将在强化口腔、咽喉、泌尿系统用药的中成药领导地位的同时,继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利用产学研资源加大新品研发投入,稳固心技术的专利保护”,以往公司一直专注于中成药的二、三个细分领域,在生物制药、癌症药物领域几乎未有涉足。这次贸然进军生物制药似乎不太符合公司一直的发展战略。
也有人认为,癌症药物研发项目本质上就是VC项目,风险极大,桂林三金此次收购的博弈味道较浓,收购资金打水漂的可能性不小。“当然,这可能与公司资金充裕有关,所以愿意做这方面的尝试。”
两主营产品涨价超三成
7月初,就有媒体曝出从桂林三金证券部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桂林三金已经收到了广西物价局的批复,同意公司的桂林西瓜霜和蛤蚧定喘胶囊上调零售价。
谈及此次提价的原因,桂林三金方面表示,价格上调是产品原材料成本上涨所致。“目前,公司生产的西瓜霜和蛤蚧定喘胶囊两款产品分别占公司营比例的40%,两款产品累计营收占比达80%。”
桂林西瓜霜和蛤蚧定喘胶囊均为桂林三金的独家品种。根据广西省物价局的公示,桂林西瓜霜代表品规(散剂,2.5 g)价格从原来的8.90元上调至11.90元,上浮33%;该药品的其他品规的价格也有所上浮。另一品种蛤蚧定喘胶囊代表品规(0.5g *20粒)则由原来的11.00元上调至17.90元,大幅上浮62%;30粒和40粒两种品规价格上浮幅度分别为54%和60%。
不过,桂林三金的此次调价行动仅在广西地区率先执行。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未来不排除公司会向其他省份的发改委提交申请,“但目前产品调价只发生在广西地区,尚未牵涉其他地区。”该工作人员还称,由于此次调价范围并不大,因此公司暂不发布相关公告。
据了解,西瓜霜系列是桂林三金的主打产品之一,此前有研报指出,该系列年销售额预计在4亿以上,主营占比约为30%,市场占有率约为20%。而蛤蚧定喘胶囊是桂林三金计划打造的新的利润增长点。2012年,蛤蚧定喘胶囊销售额约为2千万元。
中银国际分析师认为,由于受到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影响,公司综合运营成本不断攀升,此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药行业的形势也更为严峻。“桂林三金此次对两款主打产品进行小范围提价,可能是一次‘试水’模式,全国范围的提价或已被提上日程。显然,该措施的确能很好地应对成本上涨,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但从短期来看,提价对公司销量或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随着时间会逐渐消化,提价效应在中长期会对公司产生量价齐升的良好局面。”
业绩券商看好
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自去年12月以来,桂林三金曾拉出一根漂亮的长阳线。其间,公司最高累计涨幅曾达到58.84%,期间最高股价为19.14元/股。但今年4月以来,桂林三金的股价长期处于震荡波动状态。
虽然股价表现平平,但前段时间,桂林三金频繁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上。6月5日和6月26日,公司大宗交易成交股数分别为38万股和62万股,成交金额分别为557.08万元和844.05万元;今年5月,桂林三金更是5次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其间累计成交股数达到250万股,累计成交金额为3764.06万元。
业绩方面,桂林三金近年来表现良好,今年一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为3.32亿元和7198.82万元,同比增幅为15.24%和13.59%。同时,桂林三金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0亿元至2.47亿元,同比增幅0%至30%。
2012年,由于国家食药监局推行新版GMP认证,医药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竞争更趋激烈。在报告期内,桂林三金经过实施控制营销改革,经营实现稳步增长。虽然年内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涨,但公司经过一系列努力,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3.11亿元,同比增长12.89%;利润总额4.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7%;净利润3.31亿元,同比增长13.43%;每股收益为0.56元。
今年4月,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日前发布跟踪评级报告,维持桂林三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AA级信用等级,评级展望为稳定,维持该公司发行的2012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A-1的债项信用等级。
新世纪指出,跟踪期内公司经营情况较为稳定,西瓜霜系列和三金片是其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渠道管理初见成效,商业窜货减少。该公司医药板块经过实施控制营销改革及“节能降耗”活动,虽然原材料价格上涨,但医药板块盈利仍相对较为稳定。
而一直以来,广西作为中草药资源大省,中草药物种达4634种,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全国400多种常用中药原料中,有70多种主要来源于广西,如广西的罗汉果、鸡血藤、广豆根等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但是,多年来广西一直处于有资源优势而无产业优势的状况。 为进一步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的发展,广西相继出台了《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等,计划十年磨一剑,力争到2020年将中医药民族医药打造成为千亿元产业,实现从中药材资源大省到产业大省的转变。
而桂林三金正是受益于近年来这次广西中药材产业化的政策红利。
国海证券财富管理中心投资顾问邓钦华认为,三金片和西瓜霜是该公司两个核心产品,其中三金片是抗泌尿系统感染中成药领域最大的品种和全国性品牌,份额占泌尿系中成药市场的1/3左右,西瓜霜系列销售则较为平稳。他认为因为相关政策的出台,桂林三金有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