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资本汹涌
(2013-06-03 14:50:03)
标签:
医药投资周刊体检爱康国宾高盛ipo健康 |
健康体检:资本汹涌
文
国内A股IPO重新开启,目前尚无任何时间表,有望成为行业内首家上市公司的慈铭体检还在苦苦等待,但无法阻挡资金对健康行业的大爱。
近日,爱康国宾健康体检管理集团公开宣布,获得全球知名投行高盛集团(GS.N)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的联合战略投资,规模近1亿美元,这笔投资也同时将中国健康管理界的投资与竞争再次推向新高。
而在此前,长于并购的国药集团,正在加速行业蛛网式的布局。而这一次,国药瞄准的是从未涉足过的体检行业与电子商务领域。
由国药集团控股的现代阳光已是国内体检行业中唯一一家央企,未来目标则是全国最大的健康服务机构。
据了解,目前体检行业有美年大健康、慈铭体检、爱康国宾三大成规模企业,当更多的资金涌入这个行业,会给这个行业带来什么?
大佬大手笔
日前,爱康国宾健康体检管理集团宣布获得全球领先的投资银行高盛集团以及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联合战略投资,规模近1亿美元。
这一事件被界定为中国健康管理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私募投资。
作为全球最大最负盛名的投资银行之一,高盛的一举一动往往具有风向标的意义。此次高盛注资爱康国宾,是否意味着健康管理行业“有戏”呢?
爱康国宾集团在2007年成立的当年,即获得全球领先的投资银行美林证券以及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ePlanet、华登国际、美国中经合集团和清科集团的战略投资,规模超过2000万美元。
此次爱康国宾新一轮募资,高盛集团的董事总经理柳青给出的参与理由是:健康管理目前在国内仍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其大力发展必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远事业。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像爱康国宾这样具备社会责任感的私营企业将能够发挥自身的服务优势和管理经验,成为公共医疗资源的良好补充和未来健康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次投资不涉及任何对赌协议,近亿美元的投资实际上也远超出了我们的资金需求。”爱康国宾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当日在签约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
作为国内目前第一梯队的健康管理集团之一,爱康国宾由爱康网和上海国宾体检、广州国宾体检联合组建。爱康网是互联网的平台型公司,而上海国宾和广州国宾则分别在各自区域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底,爱康国宾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成都、南京、杭州、福州、苏州、长春等12个中心城市开出近40家体检与医疗中心。同时,在全国200多个城市与超过500多家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网络,从而为集团客户在全国各地提供一站式的健康管理服务。
“体检收入目前仍占到集团整体业务贡献约九成,而集团客户又占到了体检业务贡献的约九成,下一阶段更多个人客户的需求开发将成为业务拓展的重点。”张黎刚谈到。
资本角逐
“最近这两年中健康体检行业的投资比较低迷,是一个入市抄底的好时机。”北京某券商研究人士指出。
今年全国两会上有消息说,2012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为7199亿元,2009年至2011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支出15228亿元。这仅是财政支出方面,民间为医疗花费的费用更是不计其数。
有专家透露,根据欧美国家经验,健康管理支出占到医疗费用的10%是合理的,也就是说中国健康管理产业规模理论上至少可达到700~800亿元。而且,健康管理还可以带动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滋养出各种细分的针对某一健康环节的服务机构,还可以让大量的测量和传感设备供应商有机会搏上一把。
就在爱康国宾与高盛、GIC等海外资本洽谈之时,国内另一家健康体检公司慈铭体检2012年3月已经公布IPO(首发上市)招股书申报稿,同一年7月底IPO申请过会。目前慈铭市场质疑不断,其上市前景难言明朗。
按照慈铭招股书申报稿,其IPO拟公开发行4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16000万股,占发行后股本总额的25%。目前慈铭体检的股东名单中同样有鼎晖创投、天图创投、平安创新、富坤投资等知名PE或VC。
加上此前北京凯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已经入股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获13.5%股权。2012年开始,围绕健康体检行业的资本操作骤然升温。此前,美年大健康也高调提出其上市计划。
“单纯从融资额度和融资速度来看,爱康国宾此番融得近1亿美元与慈铭体检上市融资计划相当。短期内足以支撑发展所需资金。”上述券商人士指出,“爱康国宾和慈铭体检稳坐行业第一阵营,与率先引入资本进行扩张有关。经过一轮融资之后,爱康国宾的资本化运作具备一定的优势。”
但也有行业内专家表示,按照现在的市场坏境,如果慈铭体检最终得以上市,融资额度应该到不了1亿美元。
公开数据显示,全国健康体检市场(含综合医疗机构体检部门)迅速放量,2012年全国市场容量在600亿元上下,行业平均增速接近20%,包括爱康国宾、慈铭、美年等第一梯队公司已先后进入资本平台竞争阶段,各自加速门店扩张和差异化竞争。
“直到2012年底,中国健康体检行业的现有公司中,还没有任何一家的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可以说,大家还都是小公司,市场成长空间非常大。”张黎刚指出。
机会几何?
去年,爱康国宾销售收入约8.2亿元,张黎刚将这一目标设定为今年超过10亿元。如果这一目标实现,爱康国宾也将成为最先冲出10亿这一行业销售分水岭的体检公司,市场格局将逐渐清晰。据业内人士分析,慈铭体检和美年在2012年的收入估计在6.5亿元左右。
而在资本助力下,几家公司未来的竞争方向也逐渐差异化,美年大健康今年内将冲击其两年内100家门店的目标,并计划在2015年前上市;慈铭体检则静待IPO闸口放开,有望成为最先的一家业内上市公司。
尽管整体行业成长迅速,但健康管理行业目前始终没有走出“体检”核心业务的范畴。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医疗产业约占GDP的5.1%,而美国达17.9%,其他主要欧美国家都在10%左右。目前中国的医疗市场规模只相当于美国医疗市场的6%,如果达到美国市场的水平,将有17倍的提升空间。
而伴随着中国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健康管理市场空间将得以倍速释放。
2012年,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和瑞士再保险公司联合发布中国老龄化社会报告指出,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预计将在2015年之后开始减少,到2050年,被称为“银发人群”的60岁及以上人口将从2010年的约1.65亿人激增至近4.4亿人,届时将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4%左右。
以这一市场为代表的“新兴区域”正是很多健康管理企业未来想要有所作为的地方,也是他们的机会所在。
而对于健康管理公司来说,前进道路上另一个障碍的破除则寄希望于医改的深入。比如目前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不能共享,健康管理公司检测出的数据有时并不被医院采信,这让健康管理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同时也不利于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
除此之外,健康管理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则来自自身。这一行业需要进一步提高投资门槛,对人员资质、设备等进行规范管理,将不合格的健康管理机构清除出市场,促进行业良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