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密集发布:商业上市公司这一年
(2013-05-14 09:36:23)
标签:
医药投资周刊医药商业年报健康 |
分类: 商业与流通 |
年报密集发布:
年报密集发布:商业上市公司这一年
文
众所周知,受宏观经济调控、行业产能过剩、药品降价限售以及市场激烈竞争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医药商业板块在医药类上市公司中盈利能力显得比较薄弱。尤其是在新医改政策出台后,给医药商业领域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整个医药流通行业普遍呈现增幅减缓趋势及经营成本持续上升的情况,行业整体发展进入周期性拐点的十字路口,并在市场与政策交织中出现了不平衡的发展现状。
对已经披露2012年年报的数十家医药商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医药商业上市公司在2012年的经营状况整体向好,营收同比大都处于增长态势。但由于历史背景、主营结构、经营实力、行业地位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上市公司呈现明显的分化状况,苦乐不均。
营收微涨整体向好
医药商业14家上市公司中,已有10家发布2012年年度报告,南京医药、英特集团2家公司发布业绩快报,九州通、海虹控股2家公司暂未披露2012年年度业绩信息。
从已公布的年报上看,2012年医药商业企业的盈利水平普遍较上年有所提升,有10家业绩向好,第一医药有0.86%的微跌,英特集团预减达63.83%。浙江震元、桐君阁、国药一致等2012年净利润增幅明显高于2011年;南京医药成功扭亏;业绩保持平稳向上的为上海医药与嘉事堂,净利增幅分别为0.52%和2.40%。
桐君阁净利增幅最大。据其2012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08亿,同比减少1.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41万,同比增长高达190.27%。公司对营收略降的解释是,因公司调拨业务品类结构优化调整减少所带来的收入减少。而净利增幅高达190.27%则是受益于公司2012年一系列的转型措施及成本控制。
上海医药业绩保持平稳,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680.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53亿元,同比增长0.52%。在扣除上年同期因天普生化医药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产生的一次性特殊收益及H股上市募集资金汇兑净损失后,其归属于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利润有13.50%的增长。公司年报中称,盈利增长来源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主营业务规模扩大,使产业利润增加,对公司整体利润增长的贡献超过50%,二是尚未使用的H股募集资金产生的资金收益。
其他上市公司中,国药一致实现净利润4.76亿元,同比增长44.92%,而其在2011年净利润仅同比增长26.5%。此外,华东医药2012年的净利润增幅为23.18%,也较2011年20%的增速小幅提升了3个百分点。
“医药商业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受益于业务的增长,另一方面也与去年医药商业并购较之前有所缓和、并购费用支出水平下降有关。”日信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陈国栋表示。
毛利率偏低现金流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医药商业企业的毛利水平普遍较低。
根据企业年报,2012年,嘉事堂毛利率为8.83%,国药一致毛利率为8.64%,瑞康医药毛利率为8.01%,英特集团毛利率为5.79%;而九州通、南京医药2012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水平分别仅为5.75%和6.65%;仅有华东医药和桐君阁等少数几家企业的毛利率在10%以上。
业内专家表示,医药商业企业主要通过获取进销差价实现盈利,影响医药商业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是毛利率和费用率。
“从公开的数据看,医药商业上市公司的毛利率水平普遍不高,这一方面是受政府控制药品流通差价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医药商业公司经营的规模、品种和业态模式有关,应增多高毛利品种的经营,适当提高纯销业务的比例。”北京一位资深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
从年报中不难发现,除了毛利率水平仍然较低之外,多家企业的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值。
根据企业年报,2012年,嘉事堂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689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75.75个百分点,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154元。其现金流大幅减少的原因为2012年年度销售额增长配比销售成本、支付税费、销售费用等均有上涨所致。瑞康医药现金流净额同样大幅下降,为-1.7亿元,同比减少64.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1.818元;英特集团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也为负值,仅-1.960元。
对比尚未发布年报的上市公司在2012年前三季度的数值可以发现,这些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也不容乐观。2012年前三季度,南京医药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220元,九州通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750元。
事实上,医药商业上市公司现金流恶化的情况自2011年就已经开始。
中投证券研究报告指出,2011年前三季度医药上市公司现金流为45.18亿元,较2011年中期的58.21亿元减少了近13亿元,但剔除医药商业之后,前三季度医药上市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为70.3亿元。
2011年,九州通、南京医药、国药股份、瑞康医药的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0.24元、-0.99元、-0.77元、-5.06元,多数医药商业上市公司的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亦为近年来低值。
在业内人士看来,医药流通企业现金流状况日益恶化,一方面是受到回款期拉长的因素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2010年医药商业企业大规模的并购潮以及随后大手笔的仓储、物流中心建设。仅在2011年三季度,就有九州通增资控股北京好药师大药房,国药一致布局桂林、白色、北海、玉林等4个广西二线城市,华东医药发布公告收购惠仁商业公司等。
虽然2012年医药商业领域并购动作有所缓和,但上市公司之前的大笔投入所带来的资金短缺很难得到迅速解决。
工商均衡型企业发展稳健
现代商业越来越依赖经营网络的大型化、经营增量的规模化。但就医药商业经营现状而言,医药商业上市公司一时还难以造就出像国美、苏宁那样的行业巨头,所以在医药商业竞争中,无法获得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医药商业增加盈利的最有效办法就是以医药商业为主,医药工业为辅。
这些医药商业上市公司中,凡业绩增长或保持平稳的,除核心主营医药商业有一定成长外,大都与另一主营医药工业或其它产业增长有关。
国药股份、上海医药、华东医药2012年业绩持续增长或基本平稳,大都证实了这点。
据年报,国药股份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85.92亿元,同比增长22.00%;净利润3.36亿元,同比上升23.80%;每股净资产3.75元,净资产收益率19.92%。分析表明,国药股份净利增长,除了医药商业收入增长24.40%、毛利率略增5.57个百分点之外,动力来自于医药工业收入18.23%的增长以及医药工业毛利高达48.43个百分点的上升。
华东医药2012年营业收入145.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97%;实现净利润6.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67%;基本每股收益1.08元,净资产收益率26.64%。从年报分析,华东医药在2012年医药商业收入达121.18亿元,同比增长31.61%;制造业收入24.15亿元,同比增长27.96%;毛利率分别为6.91%和81.74%,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0.01个百分点和上升1.38个百分点。净利大幅增长的原因是母公司医药商业代理经销业务收入和控股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均有稳步增长。杭州中美华东作为公司医药工业的核心,在2012年为华东医药贡献了22.80亿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23%;同时为华东医药创造了4.14亿的净利润,占其净利润总额的66.67%。
短期来看,医药商业盈利能力偏低的格局并不容易得到改观,因此,在这种不明朗的经营前景下,医药商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中一旦某一方面出现问题或者主营结构失衡,是很容易形成业绩滞涨或者滑坡的。纵观数家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可以发现,医药商业主营占比大、经营规模较小的商业上市公司,业绩蕴藏的潜在风险相对而言比工商均衡性商业企业要大。英特集团在2012年净利仅为0.67亿,业绩同期降幅达63.83%,便能说明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