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新康界
新康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90
  • 关注人气:4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借道基金融资1.6亿  康缘药业定增新招存疑

(2013-03-01 11:16:06)
标签:

医药投资周刊

康缘药业

股权激励

健康

分类: 上市公司

借道基金融1.6亿  康缘药业定增新招存疑

文/本刊记者 詹战


1月21日,康缘药业抛出一项筹资3.6亿元的定增计划,拟向大股东和汇添富旗下汇康资管增发,然而汇康资管的出资人正是康缘药业管理层。2月5日,这一方案已获康缘药业201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

这种定增新招被业界指为变相股权激励,并疑其涉嫌内幕交易。针对此次定增方案,机构研报齐齐看好与市场大笔抛售的行为也令人生疑。

一时间,康缘药业被推上了争议的风口浪尖。


定增新招  变相激励?

据定增预案披露,康缘药业将以17.83元/股定增募集资金总额3.6亿元,定增数2019万股。其中,大股东康缘集团自掏1.2亿元参与认购673.03万股,汇康资产管理计划出资2.4亿元认购1346.04万股,汇康资产管理自定增结束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

根据公告,该资管计划由汇添富和康缘集团成立,将分为A、B两级。A级由汇添富通过专户的方式,引入外部非关联投资者筹资近1.6亿元,享受固定收益;B级由康缘集团和其控股子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核心骨干人员、集团指定的其他人员认购8000万元,享受浮动收益。存续期限为自资产管理合同生效之日起五年。

此次定增的一大亮点,就是杠杆的引入。公司高管计划用8000万元融资近1.6亿元,杠杆达到1:3,这在市场上比较罕见。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个资产管理计划与当前火热的分级基金类似。

其中,康缘集团及康缘药业中高层承担浮动收益与损失的风险杠杆。“这完全就是变相的股权激励,如此一来管理层没有了业绩的约束,大股东也没有了盈利补偿的要求,真是一举多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研究员对记者表示。

这种定增新招的好处还不止于此。另一位市场人士称,除了能绕开业绩约束外,定向增发还能避税。“此次引入汇康资产管理这个计划,除了风险激励的创新外,还能解决避税的难题,与股权激励相比,集合理财计划可以避免股权激励产生的高额所得税。”

事实上,康缘药业在2011年曾实施过一次股权激励,但由于业绩没有达到规定最终未能成行。斩断了股权激励,管理层的利益无法兑现,几经忖度,康缘药业抛出了定向增发。

不过,由于公司高管的持股计划与二级市场走势挂钩,限售期又为三年。实际上,高管手中的股票三年后能否出现套利空间,将与公司未来的业绩息息相关。这样看来,此次定增成了康缘药业对管理人员的一次“补助”,也是押注未来业绩的一次尝试。

 

借道基金  内幕交易?

此次定增方案中,记者了解到,汇康资管计划的出资人正是康缘药业管理层。更重要的是,汇添富旗下3只基金在此前买入康缘药业,并成为除实际控制人外的最大股东,因此有分析人士质疑汇添富涉嫌内幕交易。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汇添富旗下两只股票型基金买入康缘药业,其中汇添富成长焦点基金一举买了969.4万股,汇添富民营活力基金买入了220万股,到了四季度末这两只基金分别持有1478.9万股和220万股。除此之外,去年二季度汇添富医疗保健基金也买入了386万股,到了四季度末该股数已经变成了505.27万股。

而就在汇添富旗下三只基金先后买入康缘药业之后,汇添富旗下专户汇康资管发起了此次定增计划,正是这前后脚的关系,让汇添富基金受到了质疑。

“汇添富基金之所以会被怀疑是内幕交易,主要还是其买入康缘药业的时间节点非常暧昧。此前康缘药业的股权激励计划是在2011年6月20日出炉,但在去年4月因业绩无法达标而取消,目前的这个定增计划是在今年初发布的公告,这意味着这个计划很有可能就是在去年二三季度开始筹备,这个时间节点和汇添富买入的时间节点很难说清楚是谁先谁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经理表示。

但在基金业内的一位专家看来,说汇添富内幕交易略显牵强。“首先汇添富基金很有可能就是看好康缘药业的内在价值,其次就算知道康缘药业有此定增计划,目前市场上那么多定增都跌破发行价,也不一定就能肯定这是一个利好。”数据显示,1月23日-25日三日,康缘药业股价涨幅为7.85%。

汇添富基金对市场的质疑给予了全盘否认。“上市公司的定增发布了公告,应该是经过证监会审核的,同时我们的汇康计划同样要交给监管层审核,有问题监管部门会第一时间发现。基金公司获批专户资格的时候就要求专户的相关部门与公募基金这边进行安全审查,也就是信息隔离,而我们能拿到专户的资格就说明在信息隔离方面已经达到监管层的要求,详细地说就是我们专户这边和买入二级市场那边是不可能有条件进行信息沟通的。”汇添富基金相关人士对记者称。

 

研报看好  市场抛售

康缘药业定增方案一出,引发各大机构看好,纷纷上调其盈利预测或评级。中金公司发表研报称“定向增发彰显发展信心”,并上调康缘药业盈利预测,维持“推荐”评级。国信证券、宏源证券、兴业证券、中银国际等券商研报都对此次定增表示看好。

各大机构的表态也带动了股价的上涨,1月21日,康缘药业股价几度触及涨停线,最终封死涨停板,以23.71元/股收盘,涨幅10.02%。

令人出乎预料的是,当日虽然康缘药业以日涨幅偏离值达7%进入龙虎榜,但龙虎榜数据却让人大吃一惊。数据显示,康缘药业21日买入前五金额合计为6224.15万元,卖出前五金额合计为15387.41万元,买卖净差为-9163.26万元。

上交所成交回报也显示,康缘药业21日成交量1565万股,成交金额3.6亿。值得一提的是,买卖双方主力均有机构现身。其中,两机构抢占买方第二、第五席位,共计买入2436.84万;而卖方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席位均被机构占据,共计卖出11341.92万元。上述五家机构席位当日合计买卖净差达到8905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金额24.2%。

机构研报的看好与市场大笔抛售的行为不禁令人生疑。

 

双翼齐飞  业绩堪忧

一位业内分析师指出,虽然定增预案彰显管理层和集团对公司的发展信心,但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缺乏推动股价上涨的因素。

根据公告,公司除补充3020万元的流动资金外,3.5亿元的资金将用于1500吨植物提取物系列产品的生产。所谓的植物提取物,其实是热毒宁、银杏二萜内酯等中药注射剂的原料。实际上,募投这个项目的目标,是为了扩产热毒宁、银杏内酯等注射液。

“公司以前的拳头产品是桂枝茯苓胶囊,但后来销售体系和毒胶囊事件后,公司就主打热毒宁。”一名北京券商分析师指出。

资料显示,去年热毒宁收入突破8亿元,取代桂枝茯苓胶囊成为公司第一大产品。康缘药业2011年报中披露,为实现热毒宁的销售突破,决定一年内覆盖的医院将从1500家提高至7000家。

然而,热毒宁的“一枝独秀”难撑整体业绩。为此,公司逐渐将重心向银杏内酯注射液倾斜,准备“双翼齐飞”。

去年11月,康缘药业发布公告,称研制的“银杏二萜内酯原料及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顺利通过技术审评,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新药证书及药品注册批件。

康缘药业能否打开银杏制剂的蓝海,尚有待观察。而在这个整体业绩显得有些“青黄不接”的当口,公司曾经的主导产品桂枝茯苓胶囊业绩状况也十分令人担忧。

国信证券的一份研报称,“桂枝茯苓胶囊销售收入继续大幅下降31%至1.8亿元。三季报应收账款同比增14%,预计占全年收入比重高达 42%”。

据记者了解,就在康缘药业筹划定增方案的同时,桂枝茯苓胶囊FDA论证正进入关键期,也是花费巨大的时期。而对此信息,公司并未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康缘药业目前的资金状况能否满足FDA论证需要也尚未可知。据公司2012年三季报显示,账面现金仅有2.34亿元,长短期借款合计更高达7.55亿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