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末又现巨额资产运作 华润医药整体上市或延期

(2013-01-06 14:36:58)
标签:

医药投资周刊

资产运作

华润整体上市

华润医药

健康

分类: 上市公司

年末又现巨额资产运作 华润医药整体上市或延期

文/刘婧婷

 

临近年末,医药企业股权转让悄然增多,多家产权交易所频现交易大单,医药业整合烽烟再起。

2012年11月底,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42.28%股权被挂牌转让和山东三九药业有限公司45%国有股权被挂牌转让,打破了资本市场的平静,两家标的企业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华润医药也被推向前台。

连续两年来,每到年末进行旗下资产的整合已是华润医药的常规动作,市场也一直对华润系医药资产的H股整体上市存有极大期待。

然而与之前市场对华润医药整合提速的预期相悖的是目前整合进展缓慢,其内部人士甚至透露整体赴港上市至少要到明年下半年,甚至到2014年。

 

 

巨额资产运作再现


12月12日,华润三九公告称,拟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摘牌受让山东枣庄中药厂持有的山东三九45%的股权,交易价格预计在1.33亿元。

根据此次山东三九在交易所的产权转让条件,受让方须为依法设立并存续五年以上的企业法人,不接受联合体购买;为实现标的企业的发展目标,强化标的企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拓展企业产品销售渠道,受让方须具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GMP认证证书,2011年销售收入不低于20亿元。条件较为苛刻,显然是为锁定的收购对象华润三九量身打造。

有券商认为收购山东三九有利于体系内中药业务的进一步整合:华润三九目前持有山东三九55%的股权,是2008年初从关联方香港三九企业集团收购而来,是公司感冒灵重要的北方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剂型包括现有颗粒剂、片剂、丸剂、胶囊、膏剂等多个剂型,主要产品包括天母降压片、感冒清热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多个重要品种。

通过进一步的股权整合,有利于对山东三九的发展投入和运营管控,显然也有利于整个华润集团体系内中药业务板块的梳理。

此外,华润医药旗下的紫竹药业尚有42.28%的股权已经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挂牌出售,华润医药集团摘牌应已成定局。

据介绍,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拟以15.48亿元的价格,将持有的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42.28%股权挂牌转让,条件同样极为苛刻:意向受让方须为依法成立且有效存续20年以上的境内医药生产或销售行业企业法人,注册资本金不低于人民币20亿元;为保证标的企业的持续发展,意向受让方应有较强的融资能力,须实际控制不少于1家医药类A股上市公司;意向受让方应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2011年度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90亿元,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450亿元。

紫竹药业股权结构显示,挂牌前,华润医药的控股子公司北京医药集团、中国信达分别以47.28%、42.28%的持股比例位居紫竹药业前两大股东,另外有六名自然人持有剩余股权。北京医药集团接手紫竹药业的挂牌资产几成定局。

 

市场期待良久


华润医药早在2010年并购北京医药集团时便表示,最快在未来两三年内完成上市。因此,市场一直对华润系医药资产的H股整体上市存有极大期待。

根据日前多则产权转让公告可以看出,华润医药的资产整合步伐不断加快,主导着一系列的股权转让:华润由此可以接过枣庄中药厂和中国信达持有的山东三九和紫竹药业的股权,同时,将紫竹药业和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有的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的股权进行整合,壮大华润医药的资产架构。

而每到年末进行资源并购似乎也成华润医药的常态动作。2011年底,华润三九便公告以4.04亿元收购华润北药集团旗下本溪三药、合肥神鹿、双鹤高科、北京北贸四家公司100%股权;此外,华润医药将大输液公司上海长征富民金山注入双鹤药业;而东阿阿胶将其持有的湖北金马医药有限公司65%股权转让给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种种动作表明华润医药一直紧锣密鼓的为未来的整体上市做着准备。

最近几年,华润集团布局医药股的步伐持续提速,华润在拿下北药之后无论在资产规模上还是销售额上都是上药的强劲对手,但上药自从赴港上市后其势力大大增强。而今年以来,华润医药更是选择与片仔癀合作,朝国内第二大医药集团进军。

目前,华润系医药资产在A股共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华润三九、华润双鹤、华润万东、东阿阿胶。依据相关公告,这四者在华润医药内部的产业定位分别为中药整合平台、大输液及普药整合平台、医疗器械整合平台、阿胶特殊药平台。

根据发展战略,华润医药将把医药资产整合为中药、化学药、医疗设备、保健品和医药流通五大业务平台,从而增强在三足鼎立的医药格局中的竞争力。目前,华润医药是国药、上药、华润三巨头中唯一一家未在H股上市的公司,市场自然充满期待。

 

上市缘何推迟


至此,华润医药集团啃下两块“硬骨头”,在资产重组的路上又迈出了一步。

但是华润集团内部人士却透露,由于资产整合工作慢于预期,因此原计划要求最快在今年年底实现华润医药集团整体赴港上市的安排只能延后,至少要到明年下半年,甚至到2014年。

据了解,今年,整合工作进展缓慢,负责资产整合的华润医药整体战略项目工作小组压力巨大。

该人士还透露,直到今年10月中旬,华润医药召开战略检讨和整体战略项目阶段性汇报会,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指出,华润医药各利润中心必须从华润医药整体战略高度来思考和开展工作,提升医药营销能力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华润医药打造竞争力的重点工作,要从战略上重视营销体系的管理和变革,让医药商业和工业从销售战略、市场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对接。

宋林言外之意是对华润医药旗下各利润中心缺乏统一经营的战略意识表示不满,敦促加速资产整合。华润双鹤、紫竹药业、华润医药商业和华润三九分享了各自的战略检讨成果,上述人士认为,明年初完成医药资产的整合可期,下一步整合重点是医疗设备。

针对华润医药推迟整体上市,国信证券国际投行部总经理梁健昌认为,目前港股行情刚启动,反而不利于估值。2013年市场应该比今年更好,因此,华润医药延迟上市并不是坏事。

 

优化整合医疗器械

在不少人看来,真正的困难并非医药资产,而是医药商业资产和医疗器械资产。因为医药资产是相对比较容易整合的资产,因为目前各个药厂面临新GMP门槛要求,基层管理者很愿意与集团层面配合,减少自身的更新换代压力。而非医药资产的基层管理人员没有强烈利益驱动力,对整合工作的配合自然不会那么积极。

临近年末,华润医药似乎也正对旗下医疗器械资产展开资源优化整合。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告,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拟以201.59万元的价格,将持有的三星麦迪逊(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83%股权挂牌出售。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是由华润医药(集团)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创办。

据介绍,三星麦迪逊成立于1993年2月,注册资本为1090万美元,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经营范围包括Ⅲ类6823医用超声仪器的生产,销售自产产品等。目前,三星麦迪逊株式会社持有其97.71%股权,为第一大股东,上海医疗器械集团和GENEXEL-SEIN INC.分别持有其1.83%和0.46%股权,位居第二和第三大股东地位。三星麦迪逊株式会社明确表示不放弃行使优先购买权。

三星麦迪逊医疗器械盈利能力并不稳定,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1155.33万元,2011年实现净利润-1858.48万元,截至2012年10月31日实现净利润783.66万元,所有者权益为6143.20万元。转让标的对应评估值为130.49万元,挂牌溢价率达54.4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