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 说课稿
(2014-01-03 09:55:50)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在整数的认识的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不但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更重要的是他引进了计数单位十,从而成为认识100以内的数乃至更大的数的基础。本节教材首先教学数数和读数,也就是初步认识11——20各数的意义。安排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计数单位“十”的表象,并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10个一是1个十”。然后,让学生利用计数单位“十”的表象通过摆小棒认识11——20各数的数值,了解其意义,并学习读这些数。教材突出了20的认识,让学生在把散放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十进制,认识“2个十是20”。最后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操作和数数活动,让学生借助直观进一步了解11——20各数的-数值,认识数序,联系现实生活感受这些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
(2)
(3)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树立估算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3、教学重点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理解计数单位“ 十”的基础上掌握2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4、教具学具准备:准备20根小棒、2根牛皮筋、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爱玩,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我将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
3、练习促进法: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理念,我设计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我运用多媒体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数五角星”的情境,小蘑菇是一个好学生,她已经得到了好多红五角星,请小朋友们一起帮她数一数。学生齐数到10后,对学生说在往下数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数了,然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1~20各数,接着再帮小蘑菇把红五角星数完。这一环节贴近学生的生活,真实自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源于生活。
(二)动手探索,体验过程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因此,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
1、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让学生自己动手拿出10根小棒,教师明确一根小棒表示1,学生自己数一数10根小棒有几个一,这个自己数的过程强化对10个一的认识,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动手捆小棒,认识10根一捆的小棒表示1个十,以及10个一就是1个十。最后让学生说说1个十在生活中的应用,例举成捆的铅笔盒成筒的羽毛球,不仅丰富了“十”的表象,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练习,而且学生会自觉地把1个十看成10个一,在接下去数小棒时就会自觉地先取出1捆,而不再一根一根地数。
2、认识数字12
接下来提出问题,你能摆出12根小棒吗?怎样摆能一下子就看清楚呢?估计一般都会摆成1捆另2根,再让大家评议这样摆法是不是容易看清楚。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寻找好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
3、认读11~20各数
在认数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单位“十”的表象作用,在10的基础上数数认识11、13、18各数。教学20的认识时,先利用数数经验,19添上1是20,再讨论“10根怎么摆”?引导学生再次建构“十”,进而以“十”为单位认识20。
(三)实践运用,强化新知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上述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的理解。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拓展练习,可以深化教学内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
1、基础练习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和第6题)通过让学生抓小棒,用手捏10张、20张书页,凭触觉感知数的大小。
2、巩固练习
3、拓展练习
(四)总结延伸
我通过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自己回忆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了抽象概括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一目了然,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便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整节课中,我倡导主动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