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 |
( 0129)时间过得真快,2020年的一月份就快过去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应该是我今年读的第二本书。每天利用一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零碎的读一下这本书,到现在为止,第一遍算是读完了吧。最后读了管老师的后记,题目为既要上得厅堂,也要得厨房。读了此篇文章,再一次聆听了管老师写这本书的初衷,同时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管老师说:写这本书的顺畅,出乎我的意料,甚至一度有痛快的感觉。我想开篇的这句话正好扣到了这篇文章的主题。管老师,作为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教育名家,自然是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但是这篇文章他写的更多的是管老师作为全国名师,既要上得厅堂,也要下得厨房的功夫。这就是这本书,为什么叫一线带班的原因吧?因为我们在当前的大背景下,无论你是否是名师,都无法摆脱应试的套子。管老师和我们一样,骨子里对考分的追求和普通老师没有任何两样,作为一名所谓的名师,管老师的渴求也许更为强烈,也更为隐秘。我想这更是这本书的看头,作为一名名师,他是如何抓成绩的。所谓同行是冤家,这句话听起来不怎么入耳,因为我们学校的老师很多时候真的是能够敞开心扉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的。只不过有的时候在别人看起来是经验,可能自己看起来是那么微不足道,没有当做经验,拿出来分享过吧。这本书分为七章,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分为七个部分,事无巨细的向我们一线教师娓娓道来,这是我们很多人关注的,也是想学习的点吧。很多事情我们都做过,但有些事情未必如管老师做的这样细,方法这样巧;也有一些细节可能我们没有想到过。这就是我们跟着管老师一起去学下的厨房的功夫吧。既然做了一名“厨师”,就要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厨师”,一名好“厨师”。
接下来的时间,我想在细读第二遍,对文章中的细节再做进一步的回顾整理,在回顾中反思自己的工作,在对比中提升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