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宜人节孝坊,位于房山区晓幼营村,建于清光绪十二年,距今已130多年。节孝坊建在村中路西边的胡同口,座西朝东,砖石基座,青砖垒砌的拱券门,灰墙中间凸起灰筒瓦覆顶的门楼式牌坊。
翟宜人节孝坊,额匾为“旌表节孝”四个大字。
牌坊上遍涂灰浆,小字已不可辨认。新浪博友云岗老伯曾与王家后人访谈。王家老人说:额匾表字上边有“奉旨”两个小字;四字南侧竖刻小字:“诰封宜人翟宜人之节孝坊”,北侧刻小字:“诰封奉直大夫王殿彦立记”。匾下部刻有
“京都、卢沟桥、良邑、房邑、灰厂镇、西庄店、南四位、沙锅村、大富庄、长乐寺、西石府、后甫营、羊圈头、北上万村仝拜”等小字。
拱券门两侧镶嵌清白石楹联。上联大字为“节懔冰霜千秋垂鑑”,下联为“贞同金石三辅流芳”
,上下联大字两边都刻有小字,辨认不清。
牌坊是旌表晓幼营村王家先祖奉直大夫王殿彦的夫人翟宜人而立的,王家后代现在还生活在胡同里的祖宅中,祖坟在村南的树林中。
王殿彦在山西任盐运使,20岁就死了,媳妇翟氏才18岁就守了寡。她公公婆婆一直劝她再嫁,她始终不肯嫁。村里老人讲:翟氏公公王成喜将长孙王世兰过继给翟氏养老送终。翟氏教子有方,王世兰聪敏好学,考中举人后任良乡县县令。翟氏活到八十二岁,节孝坊在翟氏晚年在世时立于此处。
民国时的《良乡县志》记载:汉代,北京西南一域,民物俱良,朝廷建县赐名良乡。良乡县地势低洼,永定河堤屡决水泛,三年两涝土地瘠薄。良乡县虽小、虽贫,却古风悠久灿烂。历代良乡的县官们把烈女当成治民有方的政绩,自金代起至民国,全县有74位烈女收录在《良乡县志》中。北京目前仅有的两座节孝贞洁牌坊,都处在原良乡县域内。
牌楼往西是他们家的老宅,正门座北朝南,由于村里占地前院已做他用。
现在王家人住在后面的房子里。新开的门口朝西,老墙依旧,房顶和前脸已经换成塑钢门窗了。
大门锁着,从门缝往里拍。
北京目前仅有两座节孝贞洁牌坊,一座是晓幼营的这座节孝坊;另一座是顾册村西北苗圃里的贞洁坊(石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