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墓,又名“望诸君墓”,位于北京房山区良乡官道乡富庄村东。墓建于战国时期,乐毅后人曾在墓前建祠立牌坊;历代曾多次重修,立碑建坊。现祠坊已无存,只存圆形高10余米的宝顶封土;另有民国时的石碑一座、四个石供桌及一对石联。
乐毅,战国时期的杰出军事家,官拜燕国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齐国伐燕之仇。公元前284年,乐毅率燕、赵、秦、韩、魏五国联军征讨齐国,连克70余城,创造了古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声名大振。后投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唐开元十九年,玄宗设武庙祭祀历代名将十人,乐毅位列其中。
乐毅墓前石碑,高3米,宽0.8米,碑首方型雕云纹,为民国四年,良乡知县王承毂所立。碑上刻:“望诸君墓”四个大字,右侧小字为“中华民国□□”。同时立的汉白玉石坊,枋额题“千秋敬仰”现已无存。
民国十一年,良乡知县为石坊补联,刻在两根汉白玉石柱上,现立在石碑两旁。
上联为:
中华民国十二年三月朔
偏师下七十城旷世奇勋往跡空嗟昙影幻,
下联为:崇祠亘三千载而今遗爱此邦独系枣花深。
良乡县知事周志中撰并书。
上联赞颂了乐毅驰骋疆场旷世奇勋的战功,下联称赞乐毅将燕地的优质大枣引种到齐国,现在山东省仍有“乐氏枣”。
2004年5月至2007年11月间,房山区政府对乐毅墓进行了保护修缮。如今,乐毅墓四周已经用护栏围了起来。在宝顶北侧新立的一座石碑“重修乐毅墓碑记”,为房山书法家卢景辉先生题写。
附1___历代凭吊乐毅的诗文:
清人李莹的《谒乐毅墓》诗云:
“良乡驻马谒孤坟,俊骨犹空冀北群。自古燕山称士薮,英风独吊望诸君。”
清代诗人顾嗣立诗云:
“七十余城反间亡,报书读罢愧燕王。乐间便得封昌国,不及齐生泣数行。”
唐代诗人韩愈在《送董邵南序》中,对将去燕地的董邵南说:请“为我吊望诸君墓”。
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写《吊乐毅文》:“许纵自燕来,曰:燕之南有墓焉,其志曰‘乐生之墓’。余闻而哀之。其返也,与之文使吊焉。”
宋代涿州人哲学家邵雍写《乐毅吟》感叹道:
“昭王一旦死,惠王固不知。使人代其位,强燕自此衰。”
宋代诗人刘克庄赞颂乐毅:“乐生端可拜,宁死不谋燕。”
附2___两个乐毅墓:
乐毅死在赵国,葬于燕国,在邯郸还有一个乐毅墓。邯郸乐毅墓,俗称将军墓,位于邯郸县城东10公里处代召乡境内大乐堡村北的309国道旁。大乐堡村里还存有乐毅习武的练剑房、磨剑石、磨剑池遗迹。
历代帝王、文人倾慕于乐毅将军,唐代韩愈、柳宗元都在墓前留下祭文,乾隆皇帝下江南几次到墓前凭吊,段祺瑞、袁世凯也拜过其墓。
附3___新华网载:战国名将乐毅古墓惨遭盗窃
2005年3月13日,北京公安局房山分局破获了一起盗挖古墓案件,及时抓获了两名盗墓的犯罪嫌疑人,使战国时期燕国大将乐毅的古墓没有遭到更大的破坏。
经过民警审查,两名嫌疑人交代了打洞盗墓的违法事实。原来两人都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为了迅速致富,打起了盗窃文物的主意。他们于今年春节前开始在房山区工业开发区内的乐毅墓旁打洞,准备到古墓中盗窃文物,没想到洞还没有打通,就被发现了。
在案发现场看到,墓旁已经被挖出了一个深30多米的洞穴。民警从洞内起获了大绳1根,短把儿铁锹1把,两轮小滑轮手拉车1个,橡皮斗1个等作案工具及食品。
参考文献:
房山拱辰街道及良乡地区的文物古迹_有孔铜钱_新浪博客
良乡诸古迹郊劳台乐毅墓 关帝阁_traveler_新浪博客
《北京名胜古迹》_图文_百度文库
考古学发现:两个乐毅墓 -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官网
战国名将乐毅古墓惨遭盗窃 - 新华网 2005-03-24
版权声明:
图文均系京西走马原创。您如果转载和使用图片,请注明原文作者及链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