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墩角村位于山东省荣城市俚岛镇,东临黄海、南依石岛港,是个以打鱼为生的美丽小渔村。这里的民居用石块垒砌墙壁,屋脊高高隆起,脊上覆盖着厚厚的海草屋顶,质感蓬松、形式独特,这就是胶东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民居——海草房。
海草房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的荣成、威海、莱州等沿海地带,以荣成地区最为集中。据史料考证,海草房从秦、汉至宋、金时期形成,在胶东半岛广为流传;元、明、清时为繁荣时期。在荣成市317个村落里,现存两万多户的海草房九万多间,形成村村有海草房的独特景观。
海草房又名海苔房,因屋顶上用沿海产的海草为苫盖材料而得名。胶东海边的人们盖房就地取材,以石砌墙,把海中的长叶海苔捞起晒干为材苫盖屋顶。建海草房,苫海草要从下往上苫,一层压一层,不用粘合和捆绑。一间房子需苫海草二千多斤,高耸的屋脊上海草有四、五尺厚,样子极像童话中的房屋。
海草房院子的门楼,脊檐两头翘向天空,很像渔船的样子。
胶东沿海四季海风劲吹,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房屋必须经受海风吹、雨水渗和积雪压的考验。这种海草长在海水中,富含大量的卤和胶质,苫成的厚房顶具有防虫耐腐、防漏吸潮,持久牢固的特点,几十年到上百年都不会漏。住在海草房内,冬暖夏凉,有的渔民还把旧鱼网罩在海草顶上,能防风、防鸟,更显渔家特色。
海草房屋顶上使用的干海草。
现存的海草房,建筑年代最早在1806年,已经有200年历史;其余大部分为1900年到1970年间建成,有30—100年的历史。1980年以后,海草资源逐渐枯竭,新建的海草房数量极少,海草一般只做修缮房屋使用。
荣成市海草房的民居建筑技艺,已入选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中国邮电部曾经发行的各地特色民居邮票上,《山东民居》海草房图案邮票,就是以荣成海草房为原型设计的。
版权声明:
图文均系京西走马原创。您如果转载和使用图片,请注明本文作者及原文链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