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东门故址——辽代南京城遗迹

(2016-03-08 16:58:16)
标签:

辽代

南京城

安东门

故址

立碑

分类: 古建文物和古迹遗存
       北京城古称蓟城,后称幽州,五代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入辽国。公元938年,辽太宗将幽州定为“南京幽都府”,又称燕京,是陪都之一,为北京建都之始。1012年改号"析津府"。辽代南京城位于北京城西南广安门一带,为辽国五个京城中规模最大的。菜市口西主路南侧绿地边立有一块“辽安东门故址”的石碑,就是原南京城东垣中部城门旧址。 
 
安东门故址——辽代南京城遗迹
 
安东门故址——辽代南京城遗迹
   原文地址:安东门故址——辽代南京城遗迹_京西走马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73021f0102wfbk.html
       安东门故址——辽代南京城遗迹
           
 

       燕云十六州地域含今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部地区。沿长城一线的险峻地形是中原农耕文明的军队抗御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部队的天然屏障,幽云十六州是接壤之地的重要军事防线,易守难攻。燕云十六州:
        幽州(北京)、顺州(北京顺义)、儒州(北京延庆)、檀州(北京密云)、
蓟州(天津蓟县)、涿州(河北涿州)、瀛州(河北河间)、莫州(河北任丘北)、
新州(河北涿鹿)、妫州(河北怀来)、武州(河北宣化)、蔚州(河北蔚县)、
应州(山西应县)、寰州(山西朔州东)、朔州(山西朔州)、云州(山西大同)。
 
安东门故址——辽代南京城遗迹

 

       辽南京城在唐代幽州城的基础上重修了城墙,呈矩形,有外城、内城组成。《辽史·地理志》记载:南京城周长36里,城墙高8丈,宽1.5丈。外城共开8门,东为安东门、迎春门,南为丹凤门、开阳门,西为清晋门、显西门,北为通天门、拱辰门。内城幅员五华里,有丹凤、显西和衙北三门;宫城在外城西南隅。
 
        安东门故址——辽代南京城遗迹
    
 

       辽南京城东城墙在法源寺东侧;南城墙在凉水河北岸、右安门内西街南端玉林小区南门;西城墙在今广安门西北白云观西侧;北城墙在今白云观北侧至太平街。城中主要有两条大道:一条为东西向,从清晋门到安东门,是广安门内、外大街的前身;另一条为南北向,从拱辰门到开阳门,是今闹市口大街南段、长椿街路口北到南樱桃园路口北。
 
                                安东门故址——辽代南京城遗迹

 

       辽代时的南京城有30万人,包括了汉、契丹、奚、渤海、女真等民族。城内划分26个坊管理,各坊有围墙、坊门,门上有坊名。《契丹国志》记载了南京城繁华景象:“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锦绣组绮,精绝天下……水甘土厚,人多技艺”。千年历史变迁之后,辽南京的黄土城墙早已被挖没了,城内的一些寺庙还一直留存到现在,如唐朝的悯忠寺(法源寺)、白云观,辽代的天宁寺塔、牛街礼拜寺、报国寺等,还可以让人们寄情怀古。
 
安东门故址——辽代南京城遗迹
 

参考资料:
燕云十六州_360百科
辽南京城图_360图片
北京的辽代古城遗迹:神秘的南京城_中新网
辽上京城墙被挖走摇煤球_文化中国—中国网 

版权声明:
本图文系京西走马原创。如果您转载和使用图片,请注明本文作者及出处。


辽代古迹的相关文章:
法源寺的大石瓮与团城的大玉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73021f0102v5pq.html
昊天塔的军事功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73021f0101a6cv.html
万佛堂华塔上扣着一口大铁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73021f01019poe.html
张坊古镇的辽代石塔与古战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73021f0101c7m9.html
古北口的令公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73021f0102uydh.html
天下第一坛——戒台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73021f01012e6i.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