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始建于金章宗明昌三年,清康熙三十七年重修,至今已有
823年了。永定河历史上水流量很大,春有凌汛夏有洪水,年复一年地冲击着卢沟桥。卢沟桥却靠着桥墩上的斩龙剑,巍然屹立数百年。我在卢沟桥上走过多少次,一直没有到桥下去看过。今年7月,古桥下的晓月湖里新添了游船,提供了去桥下看看的机会。尽管游船的租用价格不菲,还是没有挡住我猎奇之心。
斩龙剑从桥上看不完整,桥下有水过不去,只能乘船。早些年,没有修晓月湖时,桥下10多年都没有水,河道里随便走,可愣是没有走过一回。现在有水,没法下去了,又想起看桥墩了。去年水大,南面的护墩没在水里了,没法看;今年的水较少,南北两面的护墩都能看见。
卢沟桥建于金代明昌三年,横跨在北京西南的永定河上,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也是华北最长的古石桥。桥用青白石砌成,有桥拱11个,桥墩10个;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条,柱头上雕有石狮,形态各异。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桥东西两端均有碑亭、石碑。东面的石碑上书“卢沟晓月”,背面为卢沟桥诗,为清乾隆皇帝所书。黎明时分,站在古桥上,凭栏远眺,西山叠翠,月色妩媚,景色极佳。金代"卢沟晓月"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卢沟桥桥面的石条桥栏外侧雕有精美的祥云纹。
古桥为多孔联拱桥,靠近两岸的拱券跨度稍窄,中间的拱券最宽,拱券外面的装饰朴实无华。
卢沟桥的10座桥墩都砌筑为船型,迎水的“分水尖”上,各安装着一根三角形铁柱,称为"斩龙剑",将上游撞过来的巨冰劈开,保护住了桥墩。夏天,斩龙剑又将冲向桥墩的洪水切成两股,让它们从两侧的券洞安然而过。
游船对着“卢汉铁路桥”开过去,走到一片芦苇丛边,离铁桥已经不远了,游船却突然触底搁浅了。向前走不动,向后开倒车也不行,使劲摇晃船体也没用,最后只好拨打救援电话。
我们的运气还不错,附近的水陆两用吉普车看到我们有困难,赶过来帮助把船拉到深水处。这时,救援船也开过来了。
参考文献:
卢沟桥_好搜百科
《血祭卢沟桥》抗战史
版权声明:
图文均系京西走马原创。如果您转载和使用图片,请注明本文作者及出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