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韭园的神秘大溶洞
门头沟韭园那里有个天然大溶洞,就在韭园酱菜厂东面不远的山上。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经常到这一带村里扫荡。附近8个村的村民一听说鬼子来了,就成群结队的到那大溶洞里去躲避,溶洞里很大,能容下上千人。

穿过韭园铁道涵洞,沿着路向左行,绕过一个楼房工地,后面山上有一铁栏蜿延曲折,绕山腰缓缓向上延伸。小路宽约一米,一面紧贴山壁,栏杆之外即是悬崖峭壁,山石垒砌水泥铺面,护栏很牢固。

行不多时,一个山洞出现在路旁。

这个山洞不大,也不算深,仅能容十余人,跟传说的那个洞不是一码事。


继续前行,道路愈加陡峭,来回曲折上升。

一段贴山而建的栈道,,挂在山崖壁上,这儿就是当年抗战时铺设木板之处,果然险要。栈道之下即是悬崖,道路本就狭窄仅容二人,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果撤掉木板,敌人纵有千军万马也难飞越半步。当年村民躲入洞中,撤掉栈道木板,使日本鬼子无计可施,在游击队阻击之下只能大败而归。



石道前头是用铁板铺就的栈道,踏过这段铁板栈道又是石路,左边山壁上赫然出现一狭长大洞,仅容一人通过,果然是个绝佳的避乱之所。我去的时候,正值酷夏,从洞外看过去,只见一股股白色的雾气不断从洞口里涌出来。到洞口后顿感一阵凉爽,原来是清凉的潮湿空气吹出来。


这个大溶洞形成于几亿年前,洞内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旗、石盾等各种形态的碳酸钙化学沉积物,还有大量罕见的石菊花、晶花、鹅管、石珍珠,石葡萄和晶莹剔透的方解石瀑布群,景观非常奇特。曾经有个道士在这洞里修炼,被称为“太阴洞”。


这个山洞,进口很狭小,里边却很宽大。这个洞中凉气袭人,一片漆黑,四周宽阔,是个有近百平米的大厅,洞顶有十多米高,前方地面倾斜向下,强光手电的亮光也被黑暗吞噬,深不见底,不知怎样通向下面那神秘的地方。



洞口岩壁上有个人工凿出的小窝,应该是放油灯的地方。过去人们进洞都要举着火把,溶洞里的洞壁多被烟火熏黑了。


洞口外俯视山下的铁路。


2009年04月,门头沟区王平镇政府已立项,对韭园大溶洞风景区进行开发,将建成综合性旅游风景区。该项目得到国土、规划、环保的原则同意,取得发改委初步立项批复,并有前期的调研及专家的评估报告。
开发项目主体景观为岩溶景观,洞体宏大壮观,景区面积近2.0平方公里,为超大规模的古溶洞群。洞内上亿年演化而成的石花、石钟乳、石幔、石柱等,妙趣天成、千姿百态;地下水流储量丰富,水洞相连,洞洞相衔,相映成辉。游路全长3000米,其中有400米水路。溶洞群错落有致,层层递进,洞内共分天书、神境、雪域、天工等十大景区,号称“天下第一奇洞”。
目前,路已通,开发尚没有落实。什么时候开发完对外开放时,我一定要再进去好好观赏一番。
向以下资料的作者表示感谢:
探访石佛岭古道韭园溶洞_打鹰洼
北京市门头沟旅游发展委员会
版权声明:
允许转载和使用照片。但是,您转载和使用图片时,请注明本文作者及链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