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经》第四章之心得体会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修《道德经》 |
http://s10/middle/8260beb3ha61e87081039&690&690
第四章经文: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一句: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可理解为:道不可见但却用不完。她是那样谦卑而不盈满,渊深而不可知,像是万物的宗主、根源。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引用经文:“天下万物生之于有,有生于无。”还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我们可知: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是生于一炁(有),而一炁(有)又生于道(无)。所以,这一句经文,圣祖不但阐明了道是万物的宗主,而且为我们揭示了有与无的辩证关系。
我们再看第三句: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所以,把这两句经文结合在一起,我们就明白了:道,是万事万物的宗主,是天地的祖先,是宇宙世界的主宰。
我们再看第二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这五个短句中的挫、解、和、同、湛5个字,将道的特点和属性表达的淋漓尽致,一清二楚。可理解为:道,弥漫在宇宙之中,无处不在,可她不露锋芒,超脱纠纷而无为,涵养着光耀,与众庶同垢尘而无形无象,似亡而实存。
下面,结合学习本章经文,谈谈自身的一些变化和感受:
一、挫其锐,改变了我的性格和心态:应该说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以前是个急性子,脾气孬。但现在感觉自己变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遇见红绿灯堵车,如果换在从前,遇上堵车塞车之类,保证是一边按喇叭,嘴里还一边骂骂咧咧的,好像觉着自己开个车挺了不起的,有时还得左看右看,是不是有个空能拐出去,妻子都经常说我是怪形,一点也不稳妥。但现在不是了,哪怕遇上再长的堵车,自己都能心平气和地等,听着《大悲咒》,净化自己的心灵。有时还想着,这是不是师父在故意考验我呢。学经以后,连自己都不能相信,原本有棱有角的性格逐渐打磨得圆滑了,原来身上的一些锐气变得平坦从容了。有些话,有些事由刚开始的刻意,不知不觉变成了一种习惯。所以我知晓道有大能量,大到么程度呢,大到她可以慢慢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心态。
二、
三、同其尘、让我聚集了仁义爱心。我的同事、朋友都知道,我在09年创建了一个爱心群,但直到现在很多朋友都迷惑不解,因为他们始终不能相信,不敢相信,这个群是我创建的,那些爱心活动是我组织或发起的。今天呢,我可以如实地告诉大家,我所做这一切的动力和缘由,都是因为我接触了道,认识了道,信奉了道,是道给了我意念、信心和能量。其实,在这世界,什么事情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或莫名其妙的,是有因果关系的。我们群组织的每一次活动,小到去峰山捡垃圾,大到为灾区捐衣物,都很有意义,朋友们也从来也不求什么回报。应该说,我们的言行聚集了一份份能量,传递了一点点温暖,唤起了一丝丝善良,我们从不彰显,群里的朋友也一直低调行事,他们中很多的人和事情让我这个创建者都很感动和感慨,所以直到现在我们爱心群是人丁兴旺,动力也越来越大。而这一切都是顺应了道的法则,是道给了我们无限的能量。
在这里,我还有个小例子:我们一个群管理,他是个生意人,这两年,就参加我们群的活动他付出了也是几千元财物。他和我说了好几次这个话题:好几次他参加了爱心活动后,对方竟然主动的让他去拿钱、去谈生意。有一次应该是参加敬老院的活动后,中午我们小聚,他接了一个电话说,通知下午去拿工程款,真有点天上掉馅饼、让人难以置信的感觉。桌上几个朋友都解释说这是天意,是回报,其实真正说这就是大道无形中的恩赐和相助。因为大道永远是助弱扶正的,所以说,大道虽虚无,但是她是有高能量,大智慧的,关键就在于你信不信,学不学,求不求。
同时,也真心希望在座的每位朋友都能珍惜学习的机遇。所谓:人身难得,大道难求。当我们知道了道,特别是我们知晓了进道的方式方法,就应该知其理,端其行,争取早日正道归真。
水平有限,经文就浅析到这里,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