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新年还有十天,但时间复利从2007年-2017年11年的40%以上下调到12年30%多已是十分确定的事情。本年有一个特别深刻的体会,就是深刻的反省。
首先反省的是有预见,但没预案,也没有执行。在去年年底的《地产股投资逻辑》中就提到了美国股市可能的影响,但是没有提前作出安排,反而在1月份的上涨中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及时留出退路。与2015年股灾相比,当年还空仓了一段时间,今年则全程基本满仓运用,全面挨刀,回撤程度仅次于2008年,超过了2013年的钱荒和2016年的融断。
其次是操作频繁,应该说去年的换股已经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如持股过于集中,突破了原来的主观设立的限制,没有坚守住纪律,换股过程还是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回顾过去12年来的投资经历,主要投资的标的还是低估加上有比较确定增长前景的品种,这是成功的关键。当前持有的品种还是此类,主要以金融地产为主,目前地产还是最重要的仓位,金融则为其次。医药在过去一年中不断学习,觉得体会还不是很深,在京新药业也交了一点学费,但新年还得继续学习,此外,新接触的投资界朋友中,有大批深入研究消费类的,能力突出,此类品种以前是学习的盲点,也是弱点,自己持仓虽然多达近10只,但集中在金融地产,本身不能分散风险,新年将进一步加强学习。
本年还是读了《穷查理宝典》《聪明的投资者》《戴维斯王朝》等价投经典,同时也读了雪球众多大V的著作如方三文的《您厉害,您赚得多》、杨天南 《一个投资家的二十年》等等力作。此外,非投资类的书读得更多,如《人类简史》、《三体》、《白鲸》等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