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年报季报预测偏差看2016年银行股业绩

(2016-05-02 07:55:57)
标签:

2015年

2016年一季度

上市银行

分类: 预测与偏差

先上2015年11家中小银行业绩预测偏差情况表

从年报季报预测偏差看2016年银行股业绩
        剔除了5家国有大型银行后,2015年A股11家上市银行业绩比2014年增长5.4%,比预测多0.3%(《2015-2017年11家上市中小银行业绩预判》https://xueqiu.com/9226205191/59298254)。由于去年前三季度业绩已知悉,此判断准确度高在意料中。11家中小银行比五大银行整齐划一的零增长差异性强,增幅也拉大了差距,但还是没有出现负增长的银行,与预测有小小的出入。
   再上2016年第一季度12家中小银行业绩预测偏差情况表(见《12家上市银行2016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测算情况表》
https://xueqiu.com/9226205191/65911161)。
从年报季报预测偏差看2016年银行股业绩

       本季度加上重庆农商银行之后,中小银行达到12家,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7.58%,比预测的多4.29%,这个幅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兴业、中信、民生3家业绩的预测准确性达到1%以内。重农、招商、北京、光大、平安均在5%以内。只有浦发、南京、宁波、华夏4家银行超过5%。
        浦发银行本季度合并上海信托,测算表没有加入这一因素,出现较大偏差在情理之中。宁波、南京、华夏银行的净利润均大幅度超过预测。宁波、南京的利润超预测主要原因在于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华夏银行则在资产规模略有增长,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没有下降的情况下,净利润同比增长7.13%,维持2011年以来较为快速的业绩增长势头,而且关注类贷款从4.21%下降到4.17%,从拨备变动来看,核销规模并不大,是否表现优秀,还有待中报验证。
   虽然净利润预测基本合理,但从营业收入来看,远超预期之外。下面是2016年第一季度12家中小银行营业收入偏差情况表。(见《12家上市银行2016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测算情况表》
https://xueqiu.com/9226205191/65911161)。

从年报季报预测偏差看2016年银行股业绩
        在连续降息的大背景下,本季度本来是降息影响最为集中的季度,但12家中小银行逆势而上,营业收入平均增长20.8%,增长幅度高于刚刚降息的2015年第一季度16家上市银行的10.2%、未降息2014年第一季的15.7%。如果把5家大型银行包括进来,这个增长幅度将被大幅度拉低。银行之间的分化非常明显,甚至农行出现了1%的负增长。
     综合上市银行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可以看到有以下四个非常明显的趋势:
      一、以量补价的思路执行得较为明显。大部分银行为应对息差收窄影响,采取扩大资产规模的办法,从贷款到应收款类投资、同业资产等都出现较快的增长。大型银行受制于规模,资产扩张较为温各,但中小银行以量补价的策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降息传导速度快于预期。除大型银行之外,其他银行的资产负债计价重新调非常迅速,这是本季度营业收入普启遍超出预期的主要原因。中小银行营业收入在新年受降息影响幅度有限。
       三、非息收入继续维持较大幅度增长。大部分中小银行的非息净收入继续以快于净利息收入增幅一倍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招行的非息收入已占营业收入的41%,成为拉动营业收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信用成本成为制约业绩增长一个最主要因素。其他银行的不良贷款继续呈现大幅度暴露的情况。所有银行的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继续大幅度增长,但增幅已有放缓迹象。农行出现罕见的贷款拨备负增长,释放业绩压力。城商、农商行的资产质量有修复迹象,中信、光大、北京、重农、宁波5家银行不良贷款率出现下降,南京、宁波、华夏3家的关注率出现下降。
      针对这些趋势,全年银行业绩判断如下。
      银行股业绩具有“一季定全年”的特点。业绩分化成为今年的一大特色。大行收入增长受限、信用成本居高不下,业绩继续垫底,但农行、中行短板较为明显,估计难以支撑约定的零增长底线,年底出现负增长的概率较大。小型城商行有充分的空间扩张规模,以量补价成效明显,业绩增幅继续领先,南京、宁波两银行仍能保持两位数业绩增长。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守住正增长的底线问题不大,平安、招商、浦发、兴业、重农、北京维持5%以上的增幅仍有可能。民生、光大、中信估计落后,华夏银行仍是一个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