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的3季报显示,营业收入达到926亿元,比预测的945亿元少19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323亿元,比预测的336亿元少13亿元,同比增长4.6%,增幅目前居已公布上市银行最后位置,但可能还有银行增幅低于此数据。中信银行的3季报显示了公司主动降低利润增速达到监管要求的路线图,同时也隐含了管理层变动后降低发展速度,拉低基数的常规做法。
公司期末贷款减值拨备金余额达到534亿元,拨贷比达到2.51%的历史最高水平,经过2012年以来大规模超额提取拨备之后,这项指标第一次达到监管要求。从3季度来看,公司在三方面同时作出努力:一是贷款总额达到21241亿元,仅比中报21191增加50亿元,分母扩张受限;二是继续提高大额减值拨备达到61.57亿元,增加了减值拨备厚度;三是不良增加直接反映在账面上,3季末达到294亿元,比中报253亿元增加41亿元,维持较低的核销金额,推算3季度核销仅为14亿元,使拨备余额保持较高水平。当然,这种做法也引起另外一个问题,不良贷款的表面化,直接使不良率提高到1.39%,比中报的1.19%提高了20个基点,这一数据目前列已公布季度的上市银行首位,同时贷款拨备覆盖率也下降到181.5%,比中报的193%下降了10个百分点,距离150%的监管指标又近了一步,这是一个比平安银行更低的指标。
受存款偏离度考核等因素的影响,中信银行3季末总资产40459亿元,比中报43112亿元少2653亿元,环比下降6%,这是对中期总资产大幅度上升的纠正行为,同时存款环比大幅度下降5.8%。资产负债规模收缩的结果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由中报的8.71%上升到9.29%,加上新公布的119亿元定向增发方案,如果完成此增发,今后数年的资本金压力将大为减少。
周三中信银行报4.66元,低于公司提出的定向增发价4.84元,虽然低于3季末每股净资产5.35元,比起南京北京等其他银行的定向增发价格来,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二级市场股东的利益,可接受性较强。
附表
中信银行2014年1-9月预测公布偏差情况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