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以来,民生银行股价节节上涨,鉴于买跌不买涨的操作习惯,直到3月股价回调才让新增资金入市增持。但5月2日以来长近5个月的单边阴跌使这部分新增资金的入市时间显得太早。经过反复操作,今年新增资金持股成本已经降低到5.5元,9月5日和昨天5.47元的收市价使今年新增资金的盈利呈现负数,侵蚀了历史的利润,使账户盈利岌岌可危。这与通过网银配置的货币基金的节节升高形成了反差。作为现金替代品,家庭结余一般都配置了货币基金,年初听朋友介绍买入了博时货币基金,到昨天为止,收益率为3.28%,已经高于账户中民生银行的盈利水平。
股票市场的风险就在于此。当然,如果股价继续下跌,继续赎回货基买入民生仍是唯一选择。昨天赎回到账的货币基金资金早上竟价出来后预埋5.42元,价格到了,就是没成交,撤单后再打入5.41元,股价反而腾地上去,低价增持希望没了。算了,看看下周吧,如到此位一定买入;不到此位呢,撤回网银申购货基吧。
民生银行估值仍在继续走低,由年初的6倍左右下降到目前的4倍,相信能够在如此低估值的情况下配置股票的时间会一天比一天少,毕竟估值不可能就这个趋势一直走下去,难道会出现市盈率1倍,派现率达20%的股票?呵呵,不会吧。难道民生银行明后几年的净利润会出现大幅度下降?昨天晚上对其净利息收入进行了简单的测算,利差下降是肯定的,但占贷款30%且比例仍在提高的零售贷款使民生资产价格的议价能力无人能出其右,加上规模增长足以抵消了利差下降的部分,净利息收入继续增长也是肯定的,民生明年的利润增长幅度在上市银行中仍会名列前茅。至于不良增长问题,下半年20-30亿预期中的不良,拨备也新增30-40亿,届时余额将达350亿。按照今年的预期不良生成额,足以应付7年。难道民生明年后不良暴发会数以十倍计,不能排除,但可能性和货币基金出现亏损的概率一样小。至于钓鱼、薄希、十八等问题,呵呵,确实就是有那么回事,但小民的我们,可不,饭还得照吃,觉还得照睡,没什么大不了的。热闹过后就会沉寂下来的,该谁的就是谁的,按照自己确定的原则坚持到底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