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当前债转股版块的反思

(2016-11-20 20:28:34)
标签:

杂谈

周末难得有时间静下来思考最近的一些操作,简单梳理了一下自己对债转股及其他持仓票的一些逻辑,今天聊聊负面声音比较大的债转股。

我在最近开始建仓债转股标的,宏观看,近期债转股板块,技术面开始由由强转弱。龙头海德股份已破ma30,资金出逃迹象明显。从基本面情况看,似乎也存在着一块潜在巨石,压迫着这些陆续出逃的大资金,会是什么利空?多大的负面影响?在我看来,已经没必要深究了,很简单,当前股价正在反应预期利空,但换过来讲,这期间,也恰是新的资金承接建仓周期。

你思考几个问题,不论是债转股的消息面,还是各家公司的具体情况,是否改变?政策目的是否完成?这才是所谓大资金继续做博弈的内在预期。


正文:

1.债转股的目的。

2.债转股的使命是否完成?

3.大资金赚钱效应

4.为什么越砸越狠?羊群效应。



1.债转股的目的

首先的首先,梳理好债转股的目的,也就是,为什么要搞债转股?市场多数的理解,降低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和振兴经济发展。关于这次的债转股,虽然相比以前要大好多,但是还不能足以有效解决中国庞大的债务问题。但至少有了一些新的动向,至少也在寻找解决我国债务问题。

时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末,总值1.4万亿元人民币的银行业纾困计划,当时几家资产管理公司(AMC)按面值全额支付了远不值那个价格的不良贷款。而此次债转股正好解决了这一难处。同时,此次债转股涉及的只是正常贷款,而不是不良贷款或关注贷款,这与政府承诺要利用债转股淘汰“僵尸企业”的做法相当一致。该项目并不是为了解决中国的不良贷款问题,而是为了帮助企业降低杠杆水平。

那么其中的利弊关系,也就是所谓债转股的一搏一弈理清也不过是:如果此类债转股项目帮助云南锡业股份这样的企业降低了杠杆水平并恢复了生机,投资者也可以获得一部分回报。这可能就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如果失败了呢?的确,投资者将会承担风险,这是我们预期之内的,但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风险都比较分散,实际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按照规定,如果未能达到盈利目标,云南锡业将必须回购投资者持有的股票,这也是对投资者的一种有效的保障。这个逻辑,可以仔细思考一下。

当然,目前来看,债转股计划规模不大,但是中国未偿还的公司债务总计很可能超过120万亿,这就显得杯水车薪了。显然,目前不足以成为解决中国庞大债务问题的灵丹妙药。从这方面来看,债转股也是政府部门对债务问题探索的一次尝试。同时,这也提醒中国的普通民众,当很多人为中国的问题担忧时,也许中国政府可能早已经为同样的问题感到心急如焚。

站在一个相对高一点的视野看,债转股的确存在各种各样的局限性,但是它们至少都体现除了一点,那就是,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降低中国的公司债水平。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喜悦的地方,我们应当为之庆幸。


2.债转股的使命是否完成?(核心逻辑,对国家有利)

如果说有一个理由让我开始对债转股的逻辑认知产生改变,那么,或许是债转股的核心逻辑及目的发生了重大变化,或许是债转股的使命已经完成,今天,2016年11月20日,我想,至少他的使命是没有完成的。我以为的债转股行情实际上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天时,正好是各地在房地产调控,房地产的资金就有可能转出,当然大家预期一部分会进入股市;地利讲的是国务院正好出台了债转股的市场化的指导意见,指明了一个方向;人和也就是投资者的一种心态。

反过来想,靠适应以前的市场环境而成长起来的企业,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有一部分一定会死。好像你在湖里进化出了鳃,让你获得生存优势,但湖干之后,有肺的更容易生存,有鳃的那些,有的进化出肺,有的竞争剩下的水,剩下的就死了。

债转股的意思就是给湖里倒了一桶水。一桶水对企业当然是利好,但因为一桶水就觉得有鳃的一定会活下去,那就不明智了。因为这桶水,有鳃的活蹦乱跳起来,这是个颇具迷惑性的现象。

但是我也说了,赚钱效应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产生良好的预期,这也就是我所说的,共振效应强度,不管是债转股也好,还是混合制改革也好,还是央企的合并也好,关键是我们要有个大方向,对央企的前途有一个美好的想象甚至超出现实的想象,那么股市才能借机顺势而起,而事实上,大资金的态度如何?不必凭空臆想,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领会,用成交量去揣测。


3.大资金赚钱效应

为什么要讲赚钱效应?首先说一下,大众投资者存在普遍的心理特征是,当他们的交易一次次地获得成功,持续地获利之时,信心会增强,从而也就愿意在股市里投入更多的资金,交易也更加积极和频繁,一有看好的股票就敢于大量买进、相信自己不会有错;相反,当一次次地亏钱时,可能会逐渐失去信心,开始不敢在股市里投入太多资金,交易也变得不积极和谨慎,即使有看好的股票也还是担心自己有错、会亏钱,而不敢大量买进。这样,从整体市场来看,如果市场赚钱效应显著,那么资金会开始流入股市、投资者交易积极性增加、市场变得活跃,股票价格也更容易出现上涨;相反,市场赚钱效应不佳可能导致股票价格下跌和市场成交缩量。

细化到债转股的赚钱效应呢?我们看的首先是前提性观察指标,第一波的量价升幅。

https://xqimg.imedao.com/1587f628c26ee13fe418401b.png!custom660.jpg

这是海德股份第一波的量价升幅,可以看到的是,第一波的绝对涨幅是很不错的,通常讲,第一波的高度,绝非偶然,怎么说?

我之前提到过PPP,提到过央企混改等,为什么?因为有国家站台,腰杆子正,因为如此,加之标的蓄水量较大,水流多,大资金才能玩转。你要有一个认知,大资金有了赚钱效应,才能轮到个体投资者,为什么?人家不玩儿,凭什么拉升?人家不拉升,谁拉升?游资散户吗?想想万科A吧,游资散户终归是地方军,涉及到大的蓄水池,玩儿不过正规军的。

要记得,能够持续的有政策倾向的板块并不多,PPP,混改后,也就是债转股等为数不多的蓄水池了。


4.为什么越砸越狠?羊群效应。

先给大家讲个羊群效应的故事,讲讲万科A之前一波的逻辑(此前文章有讲过)。了解万科的逻辑,你首先就要明确羊群效应对强势票的正提振效果。怎么讲? 一只股票,上涨的前提就是资金持续正预期附带正反馈,市场需要资金净流入,就会出现正反馈标的,这种标的,会充当牵头大哥的角色,当下的万科A,亦如之前的中国中车。 这就发散到所谓龙头效应对大盘走势的影响及行情性质的高度正相关问题,所以用逆推的形式,我的第一条结论就出来了: 当期龙头对大盘,板块,个股的提振效果越明显。随后大盘陷入缩量盘整期间,其反弹需求会越强,再细化讲一下。 

https://xqimg.imedao.com/1587f6c2b62f043fe6d066a9.jpg!custom660.jpg


 之前有这么一笔场外资金,HD,靠简单粗暴的方式推高万科的股价,少数机构最先发现了其中的逻辑,接踵而至,前半段涨势确立,晚间开始一次次媒体热炒话题,股民热议,部分先知先觉游资及股民开始追加买入,前期解套散户及机构减仓,成交放大,继续涨,由于对于一个深入人心的大蓝筹形象的公司来说,这种涨势自觉的属于追高性质,多数散户依旧选择观望(此时,很多游资已开始介入)。这样,就到了大概8月12日的位置,为什么要点出这个时间,因为此后一周的行情性质开始发生本质改变,羊群效应出现

https://xqimg.imedao.com/1587f6d21a0eec3fe2da1297.jpg!custom660.jpg


怎么就拐到了羊群效应?因为12号收盘是周五,媒体又用了周末两天时间发酵炒作恒达增持及股权战噱头,万科的今日话题效应凸显,多数投资者心里羡慕嫉妒的同时,心里开始有自己的小想法,回调买入,对,正因如此,机构和游资比你想的更前一步,就出现了上图的周一早盘直接高开3个点,接下来,就是真正市场的完美展示了,每逢分时下跌,必有万千买单敲单,所以意料之中,午前板,继续板,这下好了,新 高,目标涨幅一步到位,是不是很夸张?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那波势如破竹的升浪,背后的故事。

记得,把握好散户的羊群效应,了解合力与分歧。

细化到债转股本身呢?

羊群效应,涨时助涨,跌时,一样助跌,大资金持续砸盘的开端,小资金会选择抄底接盘,接盘后主做资金继续砸盘。那么就会很简单了,短线客,也就是不明真相的群众,会选择割肉出局,越来越多的短线投机客开始出局,盘面出现负反馈效应,

https://xqimg.imedao.com/1587f7597f1f093fe8140b08.png!custom660.jpg

这种逐步缩量的下跌,细化到分时是很精彩的,典型的资金博弈。下跌的开端,看看下图,大资金涨停砸盘,随后无法回封,资金承接力度欠佳,随即开始了连续的砸盘。

https://xqimg.imedao.com/1587f773a88f0a3fed02791d.png!custom660.jpg

随后甩手就是一个跌停,没什么说的,资金的空头合力效应。谁抄底谁被埋,最近砸盘的某些大资金,个人预计有很多都是涨停开板和随后跌停的抄底盘。

https://xqimg.imedao.com/1587f7c33cef0d3fe7082cf1.png!custom660.jpg

https://xqimg.imedao.com/1587f7c76f8ea73fed950880.png!custom660.jpg

周五看,继续的例行砸盘,只是,真的还会继续砸下去?再思考一下我之前说的,市场的有效性决定了已知的信息很快会被价格反映,而要想战胜市场你就需要在信息尚未明确的时刻做出决定,并且这种决策需要持续的高胜率。这是可能的吗?我认为可能,但确实很不容易。它需要很好的商业洞察力,对基本面碎片信息的整合推论能力,以及结合市场预期判断赔率的能力。


结尾:

涨跌自有节奏,太阳照常升起,不管发生什么,每一个持股者,都应该拥有最自然的心态,迎接每一个崭新的分时图,平和自然的心态,是你成功的二分之一,在严格遵守纪律的前提下,对自己的仓位,多一点容忍,你会发现,结局并不一定如你想象般悲观,不论大盘。还是个股,不论涨起来的麦子金轮,嘉陵泸天化,美丰北方等等,还是磨人的债转股。



作者:赌海一生
链接:https://xueqiu.com/9416733771/77795370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