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创”文化助力沈阳腾飞

(2015-11-19 00:47:31)
分类: 媒体采访

让“创”文化助力沈阳腾飞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一场全面的、系统的、综合性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性的创新实践,需要我们有勇于开创的精神、鼓励开创的制度和大胆开创的行为,用以“创”文化为核心的先进理念、制造文化和城市精神,凝聚民众智慧和力量,化改革目标为城市共识,化“创”者行为为城市自觉行动,让众创实践空间无限,把沈阳打造成“创”城,激情澎湃地完成历史和国家赋予沈阳的使命。

“书写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这份答卷过程,既是寻找发展新引擎的过程,也是振奋沈阳城市精神的过程,而城市精神是决胜试验区的核心力量。”铁西区委书记李松林如是说。

引发思考资源丰富地理优越为何仍存差距

近日,一位南方商人在对沈阳考察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一个能上天入地的城市,从空中飞的(沈飞)、地上跑的(华晨汽车、宝马汽车、通用汽车),再到地下钻的(北方重工盾构机)、海里游的(中科院自动化所的海底机器人)全都能做。加上地处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的东北平原上,沈阳没有理由不成为全国第一梯队!

然而,现实是我们在完成第一轮振兴之后,又开启了新一轮振兴。新的振兴说明了沈阳在国家的重要位置,也说明了沈阳与南方发达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位沈阳装备制造行业引军企业老总评价。

那么,我们差在哪?

缺少先进理念,观念陈旧;缺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故步自封;缺少冒险精神,安于现状;缺少担当,不思进取;好说大话不落实处,忽悠文化盛行……理念的落后带来发展的滞后。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这样回答。

如此,尽管我们有众多的传统优势,在市场化全球化的竞争新格局中,很难形成新优势。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点评。

先进理念引领全面综合改革的指路明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决定发展的成败。站在发展与振兴的新起点上,沈阳到了重构和形成发展新理念体系时候了!

形成发展新理念,摆在首位的是需要我们再来一次思想大解放:梳理并摒弃不适应新常态下发展的陈旧观念、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同时,让最新发展理念成为主体,成为指导我们改革试验的强大武器,有识之士反复强调。

形成发展新理念,就要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新理念。近日刚刚发布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引领中国全面发展的指路明灯,也是沈阳新理念内容的主要构成。

理念落后特别缺少创新理念,是制约沈阳发展的枷锁,只有让创新理念深入人心,让创新在沈阳蔚然成风,才能让沈阳快速发展。东北制药集团董事长魏海军说。

形成发展新理念,还要求沈阳不断汲取当代最前沿的新理念,如互联网理念等,从而让沈阳赢得竞争新优势。

总之,形成发展新理念,就是我们不断吐故纳新的过程,也是机遇意识、使命意识、担当意识、包容意识、行动意识确立的过程,无疑将为我们改革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在一次讨论会上,副市长祁鸣进一步强调。

制造文化寻找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灵魂

坐落在沈阳东部的上汽通用北盛汽车一直喜事不断:其年产40万辆汽车能力已形成,其产品GL8连续10多年一直垄断中国高档豪华公务车市场,其雪佛兰科鲁兹多年保持月销量过万台纪录。更让他们津津乐道的是,企业达到了美国通用汽车全球质量最高标准,这样的企业在全球只有5家。然而,有谁知道,恰恰是这家企业,12年前还是沈阳的亏损大户。

什么力量让北盛汽车发生巨变?有人说是换了人:沈阳人换上了上海人。难道上海人比沈阳人强吗?上海人说,我们员工主体还是沈阳人,只不过我们让精益制造体系取代了粗放式制造模式,让全员、全时、全程参与质量意识取代了“傻大黑粗”观念,也就是先进制造文化取代了落后的制造文化。

“粗糙的经营,是打造不出精品来的。而精品是文化制造出来的。”沈阳鼓风机集团董事长苏永强一语中的。

如果说制造业是沈阳城市之根,那么制造文化就是沈阳的城市之魂。就是因为我们缺少魂,没有建立引领中国制造的制造文化,所以我们的企业或产品输在这“最后一公里”上了,曲道奎强调。

《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建立有特色的制造文化,是迈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可以说,建设以适应和引领中国制造业发展为目标的沈阳制造文化,是沈阳城市走向辉煌的必由之路,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如是说。

城市精神实现沈阳腾飞的翅膀

沈阳及东北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更多落后在包括城市精神和活力在内的软实力上,东北大学校长赵继说。

寻找新常态下中国制造发展引擎,是一个由追随者向引领者迈进的过程,必然让委靡的精神、平庸的作风一扫而去,代之以积极的城市精神,我们呼唤城市精神到来!用城市精神凝聚全社会共识,为社会注入奋斗激情,沈鼓集团党委书记董峰郑重地提出。

沈阳日报总编辑张春风在此前该报主办的“创”文化高峰论坛上提出,在经济新常态下,先进文化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以“创”文化锻造沈阳城市之魂,是沈阳这次伟大改革实践取得成败的关键,也决定着沈阳城市的未来。

我们正处于一个重要节点:以“颠覆性”为标志的创新时代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振兴关键期历史性交汇在一起。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刻,提交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完美答卷,沈阳更需要高扬城市精神,激发全体民众的潜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汇集强大的改革力量,才能凤凰涅槃,不辱使命。

如何建立“创”文化为引领的沈阳制造文化

1要形成尊重企业及企业家的良好氛围,让企业和企业家成为沈阳城市的主角

2严格遵守市场规则和契约精神,这是不能突破的底线

3围绕着成为引领世界制造的目标,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倡导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树立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等

(《沈阳日报》20151118,记者刘国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