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看民生:旧物市场
标签:
民生民生经济学循环经济 |
分类: 财经时评 |
启东看民生:旧物市场
“垃圾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在启东看来,垃圾也是一笔较大的民生资源。今天,启东就说说民生经济学一个重要领域——旧物市场。
今天是11月15日,凑巧也借用个“洋节日”——今天是美国的“回收利用日”。为了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美国将每年的今天——11月15日,定为“回收利用日”。
上午,启东散步到了近年来沈阳市西北部的启发形成的怒江旧物市场。这是个规模很大的旧物市场。每个周末集中开市,每天早晨也有零星商贩到市场摆摊。周末上午最多的时候,摊主在200人左右。吸引的顾客很多,一天下来,不会少于六七千人。摊主人们不用交税,只交几块钱管理费。这里拍了一组怒江市场的照片。
旧物市场在上世纪80、90年代很多。这些年由于城市为了净化、美化,打击、取缔力度加大,很少能看到,有的地方几乎绝迹。一些城市尝试农贸市场那样,搞马路市场“退路进厅”。 有的城市政协委员建议引导大型超市、慈善超市设立旧物交换常设区域或柜台,方便居民捐出旧物或开展旧物交换;同时在不同档次的社区开展旧物市场试点。但都没有认真尝试,即使尝试也没有成功的案例。
然而,旧物市场在城市中是特别需求的选项,市民对旧物流通、消费需求旺盛。现在的家庭几乎每户都会有一些闲置物品,比如会议纪念品、单位福利物品、朋友赠送礼品、旅游纪念品,孩子各个年龄段的玩具、图书、学习用品,还有旧衣物,旧自行车等,这些旧物作为主人使用价值很小,但又弃之可惜。这些物品被淘汰后,有的占用宝贵的生活空间,有的长期霸占着楼道等公共空间,有的被半送半卖给马路收购者,有的直接扔到垃圾箱。近些年网上早已出现旧物交换的网站,一些地方也偶有民间自发形成的小市场,但是影响小而且不正规,居民有需要仍找不到地方。近年来因棚户区改造、老企业动迁、小区改扩建,旧物市场已迫在眉睫。
旧物市场经营的品种很多,启东估计有10多个大类,主要是:(1)机动车辆,交通器材;(2)电子产品,收音机、电视机,二手手机;(3)小五金;(4)木器家俱;(5)钟表相机;(6)服装鞋帽;(7)工艺美术品;(8)图书报刊杂志;(9)劳保用品;(10)木匠、瓦匠、铁匠等设备及零部件。而其品种无计其数,可达到了上千种之多。从市场交易品种来看,目前正在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发展旧物市场是发展城乡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内在需要,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建立规范、有序的旧物市场,好处多多。
变废为宝,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垃圾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还是世界上唯一增长的资源”。 21世纪中后期,再生资源将成为我们资源需求的主要来源,这一观点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达成共识并在发达国家中开始付诸实践。从国家统计局检索到的一份资料显示,以电子产品为例,废旧电子产品已成为如今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垃圾”正成为全世界增长最快、最具潜在危险性的废弃物。目前我国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的社会保有量都数以亿计,电视机更多。这些电器在很多家庭都是在本世纪初以前买入的,按正常的使用寿命都该进入更换高峰。这些废旧电子产品中含有许多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等可供回收的资源,也有相当数量的贵金属,如金、银、铂、钯等。美国环保局曾确认,从废旧家电中回收的钢材代替通过采矿、运输、冶炼得到的钢材,可减少97%的矿废物,减少86%的空气污染,76%的水污染,减少40%的用水量,节约90%的原材料,74%的能源。发展旧物经济不但可减少“三废”的排放,还可以通过对旧物的回收,将分散的“白色”和“黑色”污染物化零为整集中起来进行处理,防止“白色污染”、“黑色污染”在城市和农村的泛滥。由此看来,发展旧物经济不但节约了资源能源、减少污染、还有利于促进生态协调发展。旧物市场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旧物的使用价值,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而不是闲置不用或当垃圾随意丢弃,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能够节约资源、又完全避免了污染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废物和废旧资源的处理、处置和再生产业
发展旧物市场,是在不增加生产消费的前提下,大大加速旧物资源的循环流通与循环消费。旧物市场上的商品是直接来源于消费领域,社会在增加旧物商品消费的同时,就等于减少了一批新商品生产的能源、资源消耗。同时许多旧物集中起来,经过分类整理,又可成为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的新资源。旧物得到重新利用,可减少一个直接生产过程,污染自然就少了。这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废物和废旧资源在全社会的循环利用问题。美国专门成立了全国物资循环利用联合会。据前几年的统计,该联合会涉及5.6万家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10万个,每年的销售收入高达2360亿美元,为员工支付的薪金总额达370亿美元。该行业的发展规模与美国的汽车业基本相当,其中最大的一块是纸制品的回收利用,年销售收入达490亿美元,其次是钢铁和铸造业,年销售收入分别为280亿美元和160亿美元。在这方面,大量的民间废旧物品交易行为已经成为资源回收再利用不自觉的先行者,很多“破烂王”成为因生存需要而无意中踏足循环经济的践行者。
调剂生活余缺,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
发展旧物市场,有利于调剂人民生活余缺、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旧物业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人们的需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经济压力。城市的低收入者、临时住户、流动人口、大学毕业生,可以用正规大商场价格的一半,甚至更低的价格,买到物美价廉的消费物品,这一消费群体的需要在旧物市场上得到了满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发展旧物市场,能够合理利用城市农村之间的消费层次差别,把城市居民更新换代的有循环利用价值的商品经过一定的加工、翻新,通过旧物市场的形式来提供给广大的农村居民。旧物经济的最高形式应当是旧物资源的二次或多次开发利用。居民之间因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层次差异必然带来消费结构的差异,因而也会出现同一耐用消费品在消费上的时间差、空间差。像家用电器、交通设施、家具等在不同居民家庭个人之间的再流通便适应了低收入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需要。这不仅可以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同时旧物市场通过提供物美价廉的二手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甚至其他高科技的数码产品来充实、丰富农村居民的生活。按照经济学家的观点,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必然会带来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的多层次化、差异化。
目前国家这方面的法规还不很健全。主要的法规、规章有: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国发〔1996〕36号);《国家经委、财政部、商业部、国家物资局关于进一步开发利用再生资源若干问题的通知》(经综〔1987〕353号);国内贸易部、公安部关于发布《旧货流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1998年3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的通知》;商务部《关于健全旧货流通网络的意见》商建发〔2009〕100号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