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 如何更好推进生态文明
(2013-08-20 02:22:29)
标签:
辽宁沿海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空间优化杂谈 |
城乡规划 如何更好推进生态文明
《光明日报》 2013-08-14
留下更多近海亲水空间
今年5月份,辽宁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了《辽宁海岸带保护和利用规划》。这是国内首个有关海岸带保护和利用的规划,目的就是强化海岸带生态保护、规范各类开发行为,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近海亲水空间。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于2005年提出,并作为省级发展战略加以实施,2009年7月1日,上升为国家战略。八年来,昔日荒芜的废弃盐田、盐碱地、荒滩成了沿海开发的主战场,辽宁沿海经济带不仅规划出耕地、园地、农村居民用地,还有具有旅游休闲功能的滨海岸段和海岛。
为了科学开发海岸带资源,辽宁省政府编制了《辽宁海岸带保护和利用规划》。海岸带规范的范围是:海岸线向陆域延伸10公里、向海域延伸12海里(约22公里),在规划范围内划定重点开发和重点保护两类功能区。海岸带陆域保护和利用的比例是86∶14,海域保护和利用的比例是88∶12,岸线保护和利用的比例为79∶21。保护的力度都远远大于开发。
从辽宁省的一系列保护措施来看,它明确了重点保护区主要功能和主要任务,这让海岸带规划开发能更好地按图索骥。一是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栖息地,防止生态建设对栖息环境的负面扰动;二是加快了土壤侵蚀治理,严格保护具有水源涵养功能的自然植被,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特色农果业、水产养殖业规模化经营;三是加快滨海旅游休闲空间改造建设和旅游服务业发展,推动新城区发展和旅游功能的结合,形成高品质旅游新城区和滨海都市旅游圈,打造海岛旅游链,提升海岸带吸引力。
《辽宁海岸带保护和利用规划》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形成的一个具有约束性的综合性的布局规划,是一条带电的“高压线”。它的出台和实施,将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相互协调,陆域与海域功能的相互统筹,生活和生产岸线的相互匹配,宜居与宜业海滨的相互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空间结构会更加合理,资源利用更加集约,经济实力更加雄厚,辐射带动能力更加强劲,宜居宜业环境更加优美,让人民群众共享海岸带开发带来的红利和实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