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原创)

(2011-09-29 16:26:43)
标签:

教育

鉴赏

1、  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思路点拨】这是张生走后,作者为崔莺莺安排的一段曲子。这里的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了一幅黄昏时分秋天郊外的画面,而崔莺莺就在这幅画面中留恋徘徊,极目远送,思绪万端。“无人语”和“听马嘶”既是对景象的客观描写,又紧紧扣住了崔莺莺此时此地的心理活动,情景相生,自然贴切。

【参考答案】“无人语”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二是莺莺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夕阳古道,本来就够冷落凄凉的了,偏偏在这个时刻,从秋风中传来了马的嘶鸣,这是张生在驰马赶路啊。这声马鸣,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寂静,也撕裂了崔莺莺本来就破碎的心!

    “无人语”和“听马嘶”,运用了“无声”和“有声”两相照应的手法,烘托出当时环境的凄凉和崔莺莺极度的悲哀。

2、赏析下面这段唱词的语言特色。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搵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思路点拨】赏析语言,一方面要把握词语本身的含意,从中品味文字的奥妙,另一方面要透过字面的意思,挖掘其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参考答案】这段曲子,以连珠对的形式,巧用口语,将双音、叠词、排比、对称、儿化音多种手法熔于一炉,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凸显了崔莺莺的无限伤感。

张生要走了,崔莺莺十分凄楚。今后的日子里,她会感到孤独、无助、烦闷,觉得生活失去意义。从此,她将无心梳妆打扮,只会用昏睡和哭泣打发时光。后面两句直抒胸臆,是一个封建叛逆发自内心的呼喊:“这岂不闷死人吗!这岂不闷死人吗!” “兀的不”就是“这岂不”,“闷杀人”就是“闷死人”。这两句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文旨纲要

【释题】在红娘的帮助下,崔莺莺和张生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私下结为夫妻。老夫人出来阻挠,要求张生科举及第做官后,才准许成亲。为此,张生离别崔莺莺进京赶考。这篇课文写的是崔莺莺送别张生的情景。

【脉络】按照元杂剧的体制,一折戏里只能有一个角色演唱,其他角色只能道白,《长亭送别》由崔莺莺主唱。

唱词按照时间顺序分成四个部分:一、赶赴长亭。由“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支曲子组成。二、长亭饯别。由“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八支曲子组成。三、长亭嘱咐。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六支曲子组成。四、夕照映愁。由“一煞”“收尾”二支曲子组成。

【主旨】这折戏通过莺莺的唱词,刻画了崔莺莺和张生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表现了崔莺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赞美了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自主而进行的斗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