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低市盈率组合投资2014-9-19

(2014-10-04 16:53:08)
标签:

股票

分类: 低估值投资研究

关于低市盈率组合投资 2014-9-19

附件:球友相关研究结果

 

球友@莫正 提供:莫正先生研究分析了国内15年的数据。

 

低市盈率,去年用沪深1998-2013,共15年的数据研究过。有如下结论:

1.1998-201315年期间里,沪指上涨1.78倍,复合收益率3.9%

2. 每年等额购买沪市30只股票,无行业限制,最终收益是12.3倍,复合收益率为18.2%

3.每年等额购买沪市10只股票,每行业最多3股,最终收益是20.7倍,复合收益率为22.4%

4.1998-201315年期间里,深指上涨2.18倍,复合收益率5.0%

5. 每年等额购买深市30只股票,无行业限制,最终收益是9.1倍,复合收益率为14.8%

6.每年等额购买深市10只股票,每行业最多3股,最终收益是15.0倍,复合收益率为18.4%

另外,操作日期按照每年的4/1计算,那时大多数股票的年报已经公布。

 

红利已计算,有瑕疵:按照不交税算在下一年度的4/1再次买入。送股转股同样都计算了。

 

除掉红利税,未计算的有三点:

1. 每次的交易损耗

2. 有时个别股票有配股,正确操作应该卖出正股参加配股。目前按照未参加配售计算。

3. 个别股票股改时有分权证,这个金额未计算。

 

顺便说一下,根据那15年的数据来看,收益最高的办法是分行业只买市盈率最低的3只股票。沪市收益能达到55倍,深市能达到33倍。另外,我从去年开始按照此方法买深B1年半之后,跑输深B指数。

首先,并非低市盈率投资能确定跑赢大盘。从沪深市场看,15年中均有4年跑输大盘。

其次,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深B总共才50多只股票,样本太少。

三只股票均比投低市盈率,在2000, 2003, 2005, 2006跑输大盘。如果是30只股票的话,15年里没有跑输大盘的时候。

 

老股民注:

1,此统计期限内有股权分置改革约30%的额外收益,所以,在不考虑股权分置改革的情况下,收益会低于这个统计数据。

2,每年等额购买深市10只股票,每行业最多3股的情况下,收益比较高,但存在部分年份(4个年份)跑输大盘的结果。

3,每年等额购买沪市30只股票,无行业限制的情况下,收益低一点,但没有跑输大盘的年份,也就是说比较稳定。

4,按上述低市盈率组合投资跑输大盘的年份分析,以小盘股为热门的环境下,低市盈率组合会跑输大盘。可能的原因是,低市盈率股票相对来说的盘子大一点。

5,收益最高的办法是分行业只买市盈率最低的3只股票。沪市收益能达到55倍,深市能达到33倍。但不知道这里是否存在企业重组因素。

 

在此,谢谢@莫正 先生提供他的研究结果。

另:建议莫正先生把此研究结果放在你的主页上,方便于朋友们查找。谢谢!

 

 

球友@老苗  提供

提摩西维克所著的《不战而胜价值投资法》。   时间比较仓促,如有疏漏,敬请原谅。链接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f66de00102v2le.html  

——————————————————————————————————————

奥莎那希(James O’Shaughnessy)统计1950年到1994年的数据

 

奥莎那希把不辞辛劳的分析了上百家公司在1950年到1994年间的市场表现,希望能找到真正持续战胜市场的财务因素。由于分析的范围长达44年,奥莎那希把成长股与价值股表现优于大盘的几个时期连接起来,以消除研究时潜在的偏见。例如成长股在60年代与80年代末期的表现出奇的好,而价值股在70年代与80年代表现奇佳。

 

他假定投资者每年买进具有最高市盈率与最低市盈率的50只股票,并且随着价值的改变调整投资组合,他发现低市盈率的股票与整体市场的表现几乎没有差异。但如果是购买大盘股时,低市盈率股票的表现大不相同。1952年至1994年间,大盘股的平均收益率为12.6%,而低市盈率的大盘股获利则达15.5%

 

奥莎那希总结道:“市场并没有遵循随机理论(即效率市场理论),数据显示,市场所遵循的是那些......市场不断明确地回馈有特定属性的股票(如低价格销售比的股票),也不断明确地惩罚拥有其他属性的股票(如高价格销售比的股票)”

 

三一公司1995年的研究(统计1980年到1994年的平均年收益)

统计方式:如低PE组合1.内含标准普尔500指数中是市盈率最低的30%的公司,并追踪其长达14年的盈利表现。2.每季该投资组合会重新洗牌,排除高市盈率的股票,代之以一群新的低市盈率的股票。研究结果显示:

标准普尔500指数,年均上涨13.30%

低市盈率组合投资,年均上涨17.50%

低市净率组合投资,年均上涨18.10%

 

球友@春恋雪:回复@东博老股民:老股民先生,标普500指数1979年收盘指数为107.94点,1980年收盘指数是135.76点,1994年收盘指数为459.27点。按1980年初-1994年末标普500指数15年年化收益率为10.1351%,按1980年末-1994年末标普500指数14年年化收益率为9.0955%

 

老股民注:按球友@春恋雪: 统计的标普500指数涨幅与三一公司研究的标普500指数收益差异看,三一公司的研究同样已考虑了分红回报率。

 

 

球友loneney: 提供

我本科毕业论文做了这个题目,按照聂夫的标准改过的低市盈率标准,过去十年在A股的平均收益率15%,神奇公式是8%。有计算分红。

 

翻出了我的论文,再贴点东西,供参考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时间范围:200451日到201451日。

选取标准:

1)市盈率在20倍以下。使用动态市盈率(TTM)。

2)过去3每年净利润增长率6%-40%3年内没有亏损的记录。

3)选择股息率大于0的股票。

4)去掉当年或前一年是ST股的公司,去掉创业板公司。

5)过去3年每年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0%

在这个范围内,按照股息率排名,选择排名前30名的股票

 

指标解释:

市盈率:选择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动态市盈率,计算公式:股价/过去12 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的和;

净利润:选择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净资产收益率:选择扣除/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公式: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加权平均归属母公司股东的权益*100%

 

业绩计算:

使用wind中的资产管理分析工具计算业绩。

具体操作:新建一个资产组合,模拟投资100万元,按照等权重将选择的所有股票买入。每年的51日按照选择结果进行调仓,如果没有股票,则空仓。当年分红会自动加入现金资产。

 

选股结果:

2004-5-1:无

2005-5-1:招商地产、新兴铸管、浦发银行、上汽集团、外运发展、红星发展、金地集团、红豆股份、安徽合力

2006-5-1:招商地产、美好集团、华邦颖泰、华夏银行、外运发展、华泰股份、金地集团、龙元建设、山东药玻、天士力、益佰制药、安徽合力、国电电力、博瑞传播

2007-5-1:无

2008-5-1:江铃汽车

2009-5-1:山东高速、精达股份、博汇纸业、中国神华

2010-5-1:深圳机场、华鲁恒升、中国神华、中国银行

2011-5-1:招商地产、深圳机场、鲁泰A、中国神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

2012-5-1:万科A、招商地产、国药一致、泸州老窖、鲁泰A、广州友谊、永新股份、合肥城建、闰土股份、众业达、豪迈科技、中信证券、葛洲坝、厦门空港、中国神华、重庆水务、工商银行、正泰电器、建设银行、中国银行

2013-5-1:万科A、招商地产、北新建材、福星股份、中南建设、永新股份、富临运业、伟星新材、众业达、兴业科技、江南高纤、天地科技、欧亚集团、厦门空港、中国神华、中南传媒、重庆水务、北京银行、交通银行、陕鼓动力、工商银行、郑煤机、中国交建、皖新传媒、建设银行、中国银行

 

业绩表现:

时间    上证综指   低市盈率

12004-5-1 0    -27.35%      0%

2 2005-5-19     24.25%      24.99%

3 2006-5-114      166.71%    177.10%

4 2007-5-10     -3.86%        0%

5 2008-5-11     -32.91%     -2.83%

6 2009-5-14     15.86%      28.34%

7 2010-5-14      1.42%       -3.32%

82011-5-17     -17.70%     -4.37%

92012-5-119      -9.11%        0.88%

10 2013-5-126    -5.58%        1.47%

总回报   28.88%    308.81%

年均      2.57%      15.12%

 

老股民注:看起来人为的剔除了部分银行股,否则银行股的比例会高一点。

 

球友@莫正 球友@老苗 球友loneney 提供的三组数据对比看,低市盈率组合投资在我国更有效。

 

来自于球友@理性需淡定 作者为汇添富基金公司首席投资理财师

格雷厄姆:想象一下,竟然真的会有一种极其简单的傻瓜式选股方法,只需要花上一点点工夫,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投资业绩。听起来简直好得不像是真的一样。但是,根据我60年的投资经验,我完全可以告诉你,这种方法能够通过任何我所能想象出来的检验。我将会请其他人提出批评意见。

 

说句实在话,我看了格雷厄姆说的这个选择低市盈率股票的选股方法,开始也不信,一点也不信。但是,格雷厄姆毕竟是证券分析的祖师爷,是巴菲特的恩师,我还是应该用数据检验一下。检验之后,我大吃一惊,不得不信,事实胜于雄辩。

 

我们现在来对最近5年做一个非常简单的检验:在中国股市只选择市盈率低于10倍的A股。计算市盈率时,股票价格取当年11日收盘价,每股收益为上一年的每股收益。(电脑选股时,会剔除少数11日没有交易的公司,但不影响总体结论。)检验结果如下:

 

200711市盈率低于10倍的股票20只(其中14只是钢铁有色股),平均年涨幅296%,同年沪深300指数涨幅162%

200811市盈率低于10倍的股票3只,平均年跌幅38%,同年沪深300指数跌幅66%

200911市盈率低于10倍的股票74只(其中15只是煤炭能源股),平均年涨幅172%,同年沪深300指数涨幅97%

201011市盈率低于10倍的股票6只,平均年涨幅15%,同年沪深300指数下跌13%

201111市盈率低于10倍的股票21只(其中8只是银行股),年初到1018日平均跌幅4.3%,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7%

过去5年,年年大幅战胜市场,1976年也就是35年前格雷厄姆提出的选股标准,在中国股市现在竟然还这么灵!

 

这么简单,这么有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作者为汇添富基金公司首席投资理财师,本文仅为个人观点,并非任何劝诱或投资建议。)

 

老股民注:按以上作者的涨跌幅数据计算:低市盈率组合投资五年累计涨幅637%,年均收益49.12%300指数累计涨幅26.72%,年均收益4.85%。实事求是的说,这个低市盈率组合投资收益我有点不敢相信,但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可疑问题。嗯,这里的问题在于选股日期,作者采用当年度11日的股价计算市盈率,但那时候实际上年报尚未公布,所以不具备可操作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