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银行业:风险危机,盈利担忧?

(2012-04-07 12:04:14)
标签:

转载

银行股的利润占了整个市场的百分50,但市值占比却只有百分20几,从价值决定价格的角度来说,银行股要么市值太低了,要么未来的预期非常不好。认同银行股占比低的人,认为银行股是天大的机会;认为银行股未来预期不好的人,认为银行股存在着风险危机或者未来盈利会大大低于其他行业。

 

这三年来,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银行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危机。但事实是,即使2011年4季度银行不良出现反弹,但年化的不良生成率平均仅为17BP。这一水平甚至明显低于欧美银行业过去十年中最好的风控表现,且明显低于2011年平均59BP的信用成本率。中资银行主要面对低风险客户,加上银行厚实的拨备垫子,说银行有风险危机是不客观的。欧美银行业在高度脱媒的环境下从事经营,其主要为大客户提供投行服务,而贷款业务更多地服务于消费者和小企业,平均风险偏大。因此,有些人一谈到银行风险就联想到欧美银行,这是一种错位。说银行危机四伏的人往往同时喜欢说银行的暴利。从逻辑上,如果银行贷款风险高,就不存在银行暴利;银行暴利,隐含的就是银行的贷款风险低。

 

http://www.ltkdj.com/bbs/attachments/month_1204/1204051224a77a1cb176000b69.jpg
http://www.ltkdj.com/bbs/attachments/month_1204/1204051225d89c54d24a4db72d.jpg
http://www.ltkdj.com/bbs/attachments/month_1204/12040512244d0e10b3e3b18f76.jpg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银行未来的盈利会大大低于其他行业,尤其在总理谈银行共识之后。银行是否存在暴利,同样还可以通过对比。大陆银行的存贷差高于港台一个多点,而和欧美持平。前文提到,欧美的存贷差大,同时贷款风险高;而大陆的存贷差大,同时贷款风险低。因此,毫无疑问,银行的利润和风险是不匹配的。

 

目前银行的盈利水平远高于其他行业。未来的趋势有三种,一是继续保持银行的暴利;二是和其他行业拉平;三是大幅削减利润。第三种的概率有,但基于银行的盈利源泉是压低存款而非抬升贷款,反哺不如说是切蛋糕,从储户身上拿到的钱,企业多得一些。目前来看,一种方式是不对称降息;还一种方式是削减手续费减轻掠夺。至于放开牌照,试点小银行,这种方式影响最低:小银行的成长,本来就是辛苦而漫长的;在当前信贷管控以及跨区设点受到严格限制的背景下,小银行的成长更被明显压制。

 

换句话说,现在根本无需担心银行的风险危机。在银行的贷款历史最好的时候,去想如果银行崩溃,就像一个人连感冒都没有,就联想到过两天他会生重病然后得某种绝症,这种绝症发生会如何悲惨。

 

同时,对于银行的盈利担忧如果从估值来看也没有任何担心的理由。当银行1-1.5pb,净资产收益率普遍20以上的时候,即使悲观预期,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到10,目前的股价也完全有很好的支撑力。

 

最后,银行除了存贷差,中间业务也是一片还未真正开垦的蓝海。而银行拥有的渠道优势和信誉优势使得其随时在中间业务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原先只是因为做中间业务不如做存贷差罢了。

 

目前,一些银行已经开始混业经营,抢占中间业务的高点。

 

http://www.ltkdj.com/bbs/attachments/month_1204/12040706575b6768ba3977338f.jpg

 

结论:因此,银行股目前的低估值,本质上只是一种市场情绪而已。而这种市场情绪,并不影响银行股的价值。

 

附:券商对于2011银行股业绩的总结:

 

2011银行年报总结

 

2011银行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整体上,12家银行2011年全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28.8%,增速在40%以上的有深发展、民生、华夏、中信、浦发、招行。盈利增长主要贡献因素均为息差提高和规模增长、中间业务快速发展以及成本收入比下降。4季度单季度净利润大多表现为环比负增长,主要是年末拨备和费用计提较多。同比来看,4季度单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9.1%,其中仅农行单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拨备的计提力度非常大。

净息差提高:2011年净息差上升幅度最大的分别是中信、招行、华夏、农行,上升幅度分别为37、35、35、28bp;其中,民生、招行、中信的净息差达到3%以上,分别为3.14%、3.06%和3%。4季度单季度,除了中信、华夏、交行、深发展的净息差环比下降之外,其余银行均环比上升,12家银行净息差整体环比上升7.5bp。净息差的上升原因主要是生息率的上升幅度大于负债成本的上升,4季度12家银行生息率总体上升22bp,负债成本上升16bp。民生银行4季度负债成本降低,得益于存款的快速增长。中信银行4季度生息率下降,主要是由于同业业务规模显著增加。

4季度资产质量略有变差:除了交行、农行、招行、华夏4季度不良率是环比下降、中信银行不变之外,其余银行不良率均环比上升,不良贷款余额交行、农行、招行4季度是减少的,其余均环比增加。关注类贷款大都较3季度末增加。从逾期贷款来看,招行、工行、建行、中行、中信逾期贷款余额较中期末下降,
其余均增加,其中深发展、华夏、兴业、浦发逾期率较中期末上升。

信用成本:2011年12家公布年报的银行信用成本为61bp,较2010年增加7.2bp,除了华夏、交行、工行略有下降之外,其余银行信用成本均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农行、民生、浦发。4季度单季度信用成本整体上为76bp,环比上升24bp。从拨贷比来看,农行拨贷比高达4.08%,其次是华夏银行,为2.82%。兴业和中信依然较低,分别为1.46%和1.62%。

中间业务:截止2011年末,12家银行非息收入占比22%,比2010年提高1.63个百分点。占比最高的是中行和工行,分别为30.5%和23.7%。手续费净收入2011年同比增长38.5%,4季度单季环比下降9.5%。

零售业务:华夏、农行、建行、交行、浦发2011年按揭业务占比仍有提高,其余银行均明显压缩了按揭业务。零售业务整体来看,2011年占比均提高,主要得益于个人经营性贷款的发展。零售贷款提升最大的是民生和农行,其中非按揭零售贷款占比提升最多的是民生、深发展和兴业。

存款变化:农行4季度存款略有流出,工行环比增长不足1%,中行因口径调整原因存款增加较多,整体上股份制银行揽存力度较大,存款增长好于大行。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